王陽明說:“你有病啊。”
王陽明承認:“我從小身體就不好,肺部經常感到不適,臉色始終如此,所以一直堅持用你們道家的導引術緩和病情。”
道士“哦”了一聲。
王陽明就問:“仙人何方人氏?”
道士回答:“祖籍四川,因訪問道友到此。”
王陽明仔細打量著面前這位道士,只見他白髮披肩、面板細膩、眼神清亮,王陽明無法猜出對方的年紀,只好問:“您高壽啊?”
道士回答:“慚愧,才九十六。”
王陽明吃了一驚,九十六歲,夠短命鬼活兩回了,他居然還慚愧,看來世界上的確有長生不老術這回事,而面前這位活神仙就是證據。
他問活神仙:“請問您俗名?”
道士抱歉地一笑說:“從小就在外面漂泊修行,姓名早就忘記了。有好事者見我經常靜坐,所以稱我為‘無為道者’。”
王陽明又湊近一點,殷切地問活神仙:“您是高人,必有養生妙法,請賜教。”
道士笑了笑說:“我才說過,那就是靜坐。養生之訣,無過一靜。老子清靜,莊子逍遙。唯清靜而後能逍遙也。”
按王陽明的理解,這位道士的話其實就是:首先透過身體的安靜(靜坐)從而進入心靈安靜(內心空空,什麼都不想)的狀態。只要心靈安靜了,就能跳入逍遙境界,成為不死奇人。這就是養生的秘訣,它養的不僅是身體,還有心靈。
王陽明大喜過望,把他在道教方面的造詣和盤托出。道士一面聽著一面頻繁地點頭,這更激起了王陽明的表現欲。兩人就那麼暢談,直到東方發白,毫無倦意。
道士適時地止住王陽明的滔滔不絕,問道:“你好像不是本地人,來此何干?”
王陽明“啊呀”一聲,他總算想起來南昌是為了結婚,而洞房花燭夜就在昨天。他跳了起來,和道士告別,很有些依依不捨的樣子。
道士卻意味深長地對他說:“以後要保重,我們還有見面的機會,下一次我們見面,你的人生將迎來轉折點。”
王陽明對道士的諱莫如深不感興趣,因為凡是道士都有這樣的怪癖,他只是問:“何時能再見?”
道士笑了笑,伸出兩根手指說:“二十年後。”
王陽明向道士拜別,急如星火地跑回了他老岳父諸養和的家。諸養和與他的家人和下人們一夜無眠,新郎失蹤幾乎讓諸養和繞柱狂走。當王陽明氣喘吁吁地出現在大門口時,諸養和驚喜交集,王陽明不停地道歉。諸養和也顧不上追問王陽明去了哪裡、做了什麼,他現在只知道,這個女婿應該把新婚之夜該做的事補上。
新婚之夜的失蹤告訴我們的資訊是:王陽明對任何一件事只要痴迷起來,就會傾注十二分的精力,這種使人震驚的熱情讓他在每個領域都可以成為專家級人物。
戲劇性的新婚之夜失蹤事件後,王陽明又做了一件高度戲劇化的事——格竹子。它是王陽明人生中最有趣味,同時也是王陽明本人最苦悶的一件事,而起因則是王陽明和大儒婁諒的見面。
1489年秋天,第一片黃葉飄落地面時,王陽明帶著他的老婆諸女士離開南昌回老家浙江餘姚。途經廣信(江西上饒)時,他舍筏登岸,拜訪了居住在此的大理學家婁諒。婁諒是吳與弼的高徒,喜歡佛道二家思想,深諳理學三昧,善於靜坐,並把靜坐當成是步入理學殿堂的敲門磚。
王陽明來拜訪他時,他正在給他的弟子們講課,場面很大,足有幾百人。王陽明確信自己找到了真人,並希望婁諒能和他單獨交談。
這個時候的王陽明雖然也讀了朱熹的很多書,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應景,並未深鑽。他來向婁諒請教朱熹理學,實際上還是想得到如何成為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