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經,都在議論張三郎。”王珪感嘆著道,張三郎河北妙手醫治傷兵,隻身入城勸敵倒戈,這些都讓他在長安城名揚了一陣子,甚至張超大婚,那熱鬧也轟動一時。
但那些事那些名,都不足以與如今相比。那些故事那些熱鬧總會淡去之時,但一本三字經卻能名揚千古。
“張三郎,長安又一名士也。”
魏徵對於張超出名,對於張超躋身大唐名士之流,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那些士族子弟,寫兩首詩,就能自詡名士。而張三郎拿來的三字以或者是張氏家規,隨便一樣,都足以讓他名揚天下了,這個名,是真正的才名文名。
“叔玠,我最佩服的還是張三郎那顆平靜的心啊,太子禮遇,他都能榮寵不驚,還在家裡辦起了書院。”
“有這本三字經和這白鹿院訓,這白鹿書院未開先火,以後必然成為大唐關中最有名的書院之一。”王珪預言道。
“有張三郎這樣的山長,還有那必然名傳千古的院訓,白鹿書院想不火都難。”魏徵也笑著道。
“我們可得加快點速度,要不然一會都趕不上這白鹿書院的開院儀式了。”王珪也在馬上笑道。
今天他們是特意奉了太子之命,前來恭賀這白鹿書院的開院儀式。一本三字經,一篇院訓,已經讓這白鹿書院名揚了整個長安城。
太子雖然沒有親來,但也特差兩位東宮要員前來。
加快速度趕往灞上,離張家溝近了,路上能看到一群群的人也在往那裡趕,隨便一打聽,都說去張家溝看熱鬧的。
“聽說張家溝今天有雜耍班子。”
“還有漂亮的歌伎舞姬呢。”
。。。。。。
王珪和魏徵兩人有些面面相覷,這張三郎怎麼的又把一個白鹿書院的開院開學儀式,給弄成了唱大戲?
“這個張三郎,還真是處處出人意料啊。”
張家溝村前的那片百來畝的空田上,已經來了不下五六千人,許多人是來看書院開學的,但更多的人只是聽說這裡有熱鬧的雜耍,有漂亮的歌伎舞姬。
人越來越多,張家村幾乎所有的村民都加入了維持秩序的行列,縣令見狀,也是讓下面的一眾里正胥吏們召了一群鄉中壯丁,一起出面維持。
被眾人圍著的中間,一個土臺子已經搭起來了。土臺不算高,新堆的土上鋪了木板,也挺有模有樣的。
在臺子周圍,還打了一排木樁,拿繩子圍了一大圈空地出來,這圈子裡,擺了許多的桌椅,這就是今天的貴賓席了。
張管家今天興奮的老臉發紅,他被張超委任了一個現場主持的重任。
站在土臺子上,張管家看著那烏鴉鴉一片的人頭,也不由的有些口乾舌燥。
“張家溝私塾,不,灞上白鹿書院,開院儀式正式開始,現在有請寧民縣縣令楊明府、縣尉趙少府等嘉賓入場就坐。”
今天人還是不舒服,碼不了字,哎,存稿不多了。(未完待續。)
第215章 東宮四大天王
楊縣令腆著肚子一身深綠官袍,滿臉微笑的在一群差役的簇擁下,從人群中擠開一條道路,走進臺下圍起來的那一圈空地內。
“楊明府請入席。”
馬周這個掛名的白鹿書院的副山長,一襲白袍站在那裡笑臉迎賓。
楊縣令滿意的點頭,今天這場面有些大,很露臉啊。這張三郎不愧是短短時間就當了五品高官的人,果然會來事。這場面,嘖嘖,尤其是這貴賓席設定的非常好啊。數千百姓四面圍觀,而他卻坐在這貴賓席上,多威風。
楊縣令正想著是不是上臺先說幾句話呢。
結果就見四周的人都轉頭往後看,然後就見一股煙塵,然後人有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