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但他還是不得不接過卷宗開啟來看。
“攝政王,劉明鑑所說與卷宗上記載的一模一樣!”元載如實對趙子良說道,這種事情又不能當面說謊,只能照實說。
趙子良看向王:“王大人,你都任京兆尹三年了,把京兆府治理成這樣,看來你確實不應該待在這個位置上,否則的話長安的百姓們只會越過越苦,別到時候皇帝和本王連吃飯都成了問題,那就成了大唐的笑話了,你說呢?”
王咬牙下拜道:“大王,臣治理京兆府不力,才能有限,臣請辭去京兆府尹一職!”
趙子良道:“看來你還有點自知之明。你暫且退到一邊,待韋禎和薛萃到了之後,咱們再說你的問題!”
“是!”
趙子良對眾臣道:“長安是大唐的中心,是天下矚目的地方,京兆府尹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官職,必須要由才能、品德出眾者當任,諸位大人們,沒有合適的人選啊?”
有資格推薦的大臣都紛紛站出來,這種時候可不是謙虛的時候,朝廷的勢力劃分早就有了格局,但趙子良的到來完全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格局,為了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源,各派不得不赤膊上陣。
第1025章 整頓吏治(3)
看著眾大臣都忙著站出來推薦各自的人選,趙子良心裡一陣煩躁,大喝道:“夠了,人選太多了,本王一時間也不知道誰最合適,這樣吧,散朝之後諸位就推薦的人選寫出一個推薦函上來,本王還要調閱被推薦人的履歷檔案查閱,進行甄選之後才能確定,此事暫且放在一邊。趁著京兆少尹和長安尉還沒有來,眾臣還有其他事情要奏嗎?”
御史臺一個侍御史古莫聲站出來拱手行禮道:“啟稟大王,臣古莫聲彈劾知內侍省事大太監俱文珍蠱惑君王、包庇叛賊沙吒利;與藩鎮大將互相勾結、收受外地藩鎮大將鉅額賄賂、洩露朝廷機密、結黨營私、禍亂朝綱,請大王明察!”
又是一個重磅彈劾案,所有朝臣都知道,這次朝會只怕註定不會太平靜,京兆尹王是太子的人,但太子黨眾人卻無人敢出來為其說話,不是不敢,而是不能,王是武將出身,本身就對政事一竅不通,讓他當京兆府尹實在是幹這鴨子上架,能把長安治理好才真是怪事,而且此人在靈武軍兵變這件事情確實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證據就擺在這兒,查都不用查。但這件事情還沒有最後定論,畢竟還要與少尹韋楨和長安尉薛萃對對質,所以太子黨中人都沒有站出來說話。
王彈劾案還沒有結束,就又有人把矛頭直接指向了閹黨首領俱文珍,俱文珍是誰?他可是朝廷三大勢力之一的首領人物,是皇帝身邊最寵信的宦官,掌管著整個皇宮內外的太監和宮女,宮中大小事務都要經過他點頭同意才能施行,沒有了他,皇帝吃飯穿衣都會成為問題。
古莫聲的話猶如一顆超級炸彈落在了朝堂上,從前從未有御史彈劾過太監,而且彈劾探監首領,這次可真正是開了眼界,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只怕不會善了,很多人都擔心,這一局一開,到時候如何收場?
古莫聲這個侍御史一直默默無聞,以前在御史臺名聲不顯,從不與朝臣交往,幾乎沒有彈劾過任何官員,因此沒有人注意過他,沒想到此人不幹則已,一干就幹一票大的。此人彈劾俱文珍到底是他自己的主意,還是有人指使他?官員們都知道,在官場上沒有一件事情是無緣無故和心血來潮的,沒有利益驅使,古莫聲會冒著殺頭的罪名去得罪宦官首領?說出來所有人都不會相信。
眾大臣都屏住呼吸看著俱文珍,本來俱文珍被剝奪了神策軍兵權之後是沒有資格再來參加朝會的,因為他在朝廷各衙門並沒有出任官職,但他是侍省知事,參加朝會是作為皇帝代表旁觀的。
俱文珍沒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侍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