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心下一橫:“管他何事,我且跟方臘一併做愛練功即是!”尋著路子,漸漸離去,她從未想過被洗腦一事。

劉道真渾身起冷瘩,攝魂洗腦之術簡直比任何武功皆厲害,好端端一個人,一夜之間全變,難怪有人常言刀不如筆,只要寫得頭頭是道,閱者但覺有理,便跟行之,終和洗腦一樣,往往作出反常舉止。自己只顧修得武功,卻忘了道家本修,實是報應。

想及一切皆因宋兩利而起,怒火不由中燒,此仇不報,畢生刺恨,向天發誓後,遠遠跟行金妙蓮而去。

第八章 五行飛渡

宋兩利落困深淵。

為逃避陰陽老怪追捕,他拚命往深谷逃去。奔得三數里後,猝見斷層百仞,溪流洩衝而下,變成滾滾龍騰飛瀑。他不禁叫苦,此淵兩崖聳高入天,唯一出口又斷層飛瀑擋去,除了攀爬高崖,亦或跳下斷層,別無他路可行。

那飛瀑滾洩,宛若千軍萬馬,貿然跳去焉有命在。唯可能攀爬高崖而逃,然崖面卻陡直如劍,除了雜草及幾處野枝懸掛,幾乎無一借力落腳處。縱使未受傷,亦難攀爬。

宋兩利苦笑:“看來得藉龍蝦彈功彈上去了。”

他盤坐下來,運起感應神通,待確信陰陽老怪已離去之後,方敢鬆懈心情,再次瞧向高崖,選得較能攀爬區域,試著一掠而上,攀巖而行。

然峭壁陡若利劍,且平滑如鏡,只攀得十餘丈,一手抓及松巖,頓失重心,唉呀驚叫,直往下墜,噗地一響,又自落水,跌得身發盡溼。

宋兩利勉強爬起,望崖興嘆,苦笑道:“千仞之高,怎能堪一摔!”心想只要一失手,甚可能摔砸斃命,看來仍得學會真正“五行飛渡”術,看看是否能闖關成功了。喃喃說道:

“綠龜師父你且幫我完成飛渡之術啦!”綠龜法王始終未再現形。

宋兩利揣想法王當初所言,許多功夫皆該觸類旁通,怎可一味要他顯靈幫忙?其實自己所學已橫跨道、佛兩家絕頂心法,每一法門皆是練武者夢寐以求之功夫,只不過自己乃因多而雜,因雜而不精,何不趁此加以融會貫通,說不定另有效果出現。

想定後,他再盤坐下來,仔細思考武功門路,綜合結果認為,道家心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乃和化神賦之“羽化成仙,先抽筋骨”以至於衍化成之“馭氣沖天”有異曲同工之妙,應可合併練習,先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再煉神還虛之後,始以馭氣沖天執行開來,而那執行方式則以本家“綠龜心法”之“五方法門”加以運用,行竄四周,先是五脈同轉,日後自能八脈、十二脈、甚至無數穴脈同時執行,將是登峰造極之境。

宋兩利滿意已極,原來佛道心法乃一而二,二而一,竟能相融修行,實是妙哉。

至於先修性(元神、意念)或修命(元氣、身體)之爭,他旦暫擱一旁,畢竟自己二十不到,怎悟得如此深層道行,何況兩者皆有支持者,如葛獨行主張先修性,張伯瑞則提倡先修命,儼然成為南北兩大宗,自己何苦攪進去?

宋兩利呵呵笑道:“或許我可創個‘綠龜佛道宗’吧?”但想及自己乃創始人,豈非成了龜祖龜公?實也不妥,惹嘲道:“名稱慢慢想,功夫且快快練!”其實自己“龜兒子”亦當得多年,竟然頗有習慣之處!

想及內功修行法門後,他再思考通靈大法,雖然道家降妖伏魔,引魂攝魄之術亦是一絕,但自己天生通靈,且已悟得“五方如來法門”,在東西南北中,地水火風空之意境中,漸有所斬獲,應是正確修行之法,當以此心法為基準,苦練便是,畢竟佛眼通之法力高過其他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等境界,自毋需再在天眼通之神鬼之間打轉。至於降妖除魔之時,方始運用道家法門即可。

如此靈功、武功雙修,將是正確方式,且等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