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盡全京城,恐也不夠,尤其割地一事,今日割三鎮,它日再來,豈非要割五鎮、十鎮?照此下去,豈非江山不保?何況三鎮為宋國屏障,若一除去,江山如何能保?”
趙桓不知如何以對。
李綱又道:“豈有戰勝國還要割地賠款?傳出去,能面對大宋列祖列宗麼?”
趙桓心神一凜,道:“不割了,可是李卿可有把握打勝仗?”
李綱道:“目前數戰全勝,皇上儘管放心!”
趙桓終決定暫時不再議和,且將詔書收回。李綱始拜謝而去。
然金國聞及宋國不再和談,已惱怒填膺,準備再攻城,極樂聖王傷勢亦復七成,終找得陣區,憑著愚公移山方法,挖掘地面,終又破去南城區之“三界雷”。如此南北強攻下,宋國又被嚇得膽顫心驚。
李邦彥等人請奏不斷,直道再不議和,京城將不保。李邦彥且計算兵力,道:“京城只剩七萬禁軍不到,其他皆是臨時徵召廂軍,以及百姓民兵,全數加起來亦不過十萬兵,且分四城,每城頂多兩萬餘兵,怎堪金軍十數萬兵摧殘?何況民兵全是烏合之眾,只一風吹草動必嚇得逃難在先,怎堪使用?李綱雖強,也只能守一面城,根本無法兼顧四城。皇上請及早做決定。”
趙桓道:“可是三鎮一除,宋國江山難保……”
李邦彥道:“現在不保,已無日後可保!”
趙桓情緒一時大亂,任何方案几乎無法兩全其美,實讓人頭疼。
張邦昌道:“暫時議和無妨,畢竟我方軍力太過懸殊,全靠江湖術士,無法抵擋多久。”
趙桓終同意:“好吧,議和便議和,只要大軍到來,再討回不遲。”
當下命令張邦昌和康王趙構當人質,避著李綱,偷偷從南區出城,直接找往金營去了。
康王為徽宗趙佶第九子,乃韋妃所生,年約十八歲,相貌仍算清秀,身軀健朗,射得一手好弓,其原是自負甚高,然被派遣當人質,心底總是懼怕一去不回,可是自己又是一國親王,總不能任意下跪或哭泣,有辱國格,故抱定靜觀其變之態,畢竟金國要的是金銀財寶,在未得手前,應不致於大為難自己才對。
兩人甚快被接往關帝爺廟,完顏宗翰、宗望仍坐鎮太師椅上,四大護法左右掠開,夜無群則因督戰未現身,反倒是軍師楊樸,原皆以破陣為由,躲在四周,此時知張邦昌前來,終回到完顏宗望身邊,準備做必要支援。
張邦昌身為宰相,當知禮數,一一拜見後,說明來意,道:“欽宗已同意貴國所提條件,尚請暫時息戰,待宋國聚得金銀與牛馬之後,將會親自送來。”
完顏宗望道:“割地詔書呢?白紙不寫黑字,說了怎算數!”
張邦昌道:“詔書將和銀兩一併送來,有本人和親王為人質,欽宗自不會食言。”
完顏完翰不禁注視康王趙構,道:“他是趙楷?”
張邦昌道:“康王趙構,因鄆王趙楷已逃,故無法前來。”
趙構拱手為禮:“請多多指教。”
完顏宗翰道:“傳言趙氏親王除了趙楷外,全是貪生怕死之輩,你倒是膽識足在,看是假冒的吧?”
趙構突有意念,也許裝的越勇敢,對方越是不信,故又挺胸壯膽,道:“宋國親王個個膽識足,驍勇善戰,左副元帥可能誤會了!”
完顏宗翰猛地一抖,青龍長刀直切趙構,硬想將其腦袋砍下,趙構暗道完了,刀鋒已抵咽喉,根本閃避不及。
楊樸見狀急道:“元帥莫急,若是對方真是親王,殺了他,恐不利大局,且日後將無人敢來議和。”
完顏宗翰哈哈一笑:“只是試試其膽識,果然過人。”將利刀收回,複道:“不過越有膽識,本座越懷疑他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