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相繼征服了波斯、花刺子模、伊兒汗國和阿富汗,還一度出兵金帳汗國,幻想著恢復蒙古帝國的榮光,不過後來以失敗告終。
南征北戰,打了四十多年仗的貼木兒早就對富庶的中原心生貪念,洪武年間,他就多次扣押並虐殺明朝使臣。
去年開始,貼木兒就在大漠西部集結了數十萬大軍,強迫東察合臺汗國加入他的戰車上,企圖趁明朝立亂之機一起進攻中原。突歹達之所以一直沒派使者來與北平軍接洽,很大的原因就是出於對貼木兒汗的畏懼。
對於貼木兒汗的勃勃野心,萬磊從瓦剌來使的口中也探知一二,不過他壓根就不怕,因為貼木兒汗國連明朝實在是太遠了,要翻過戈壁沙漠,沿途糧食補給困難,飲水都是奇缺,就算有百萬大軍,走遠這一程後,恐怕就剩下幾萬人馬了。
而萬磊讓北平軍主動收縮戰線,並使行堅壁清野政策,目的就是拉長戰線,陷敵軍於奔波之苦中,同時加派軍力集中據守嘉峪關,力爭據敵於國門之外,總之,禦敵戰略就是一個字——拖,能拖多久就多久,儘量不與來敵正面作戰。
因為拖得越久,對北平軍就越有利,不只是因為敵軍遠道而來補給艱難,還因為貼木兒已經年過七十,半邊身子踏進了棺材的人,用拖就能把他拖死。而他一死,原本他本人才能控制的龐大汗國必定內亂再起,那時就不足為懼了。
“嗯,賢弟說的是,我會傳令嘉峪關,讓將士們盡皆退守關城,同時從川北調五千兵馬前去支援,定保關城不失。”周天壽贊成道,“不過,咱們現有兵力實在是太少,要駐守的要地實在是太多,處處捉襟見肘,應該擴軍了。”
“擴軍已經在著手進行中了,而且現在朝鮮業已底定,第三集團軍無須留大軍駐守,我已經讓李司令抽調出五千精兵西進蒙古高原,協同駐守,以緩解第一集團軍的國防壓力。”
“這就好,蒙古高原上不只有瓦剌部虎視,還有金帳汗國,實在是四面受敵,雖留兵一萬分守各地,但是也難保萬無一失啊,有五千兵力入駐,也能解燃眉之急。”
“國勢初張,四面之局勢自然難以全盤掌控,所以這西北邊防事宜還需老哥多費心,我儘量用外交手段減少邊防之壓力。”
“以前咱們北平城不也是四面受敵嗎?咱們以一府之地,都能從夾縫中生存壯大,現如今雄踞江北,坐擁千萬百姓,還怕那些跳樑小醜?”周天壽一臉無懼地笑道。
“呵呵,老哥說的對,再苦難的日子咱們北平軍都熬過來了,以後自然是所向無敵的。”萬磊也灑脫地一笑,話題一轉:“我這一次來,除了視察軍隊之外,主要還是來視察民情的,陝甘地區沒有特別嚴重的**發生吧?”
“陝甘地區人少,除了久旱不雨引起小範圍的饑荒之外,大體上也沒什麼事,訓政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各地建立起臨時政府,已經完全恢復秩序。反倒是土蠻和馬幫盤踞的川北地區,屢平屢叛,實在是讓人頭疼。”周天壽皺眉道。
“那裡先不管它,讓軍隊退守漢中。”
“軍隊退守漢中?難道我們要放棄江北?”
“不是放棄,而是暫時擱置,等第四集團軍成軍之後,再一舉清掃也不遲。”萬磊有些無奈地說道。
其實,川蜀向來都是難以治理之地,世有名言: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這並不是不無道理,因為四川偏居西南一隅,四周是群山峻嶺,易守難攻;內有一沃野千里且灌溉便利的盆地,幾乎可以自成一國。所以一旦天下動盪,川蜀地區就有人樹起反旗割據一方,要消滅這個割據勢力,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往往要傾全國之力才能辦到,這也就是天下都平定了,而蜀地最後才能平定的原因。
另外,蜀地內雖然是漢族為主,不過周邊山地地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