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這幾天,第四十集團軍將第二個步兵師派往香河,並且得到了一個新編集團軍的增援,鞏固了香河防線。在這邊作戰的c集團軍也持續戰鬥了好幾天,戰鬥力大大降低。受此影響,c集團軍不但向香河增派了一個美軍主力師,還得到了一個d集團軍的主力師的支援。
到這時,帕特里奇手裡剩下的兵力已經很少了。
要知道,在連續派出三個美軍主力師之後,充當預備隊的d集團軍只剩下了三個美軍主力師。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可供帕特里奇選擇的戰術肯定不會太多。
再從戰場上的整體局面來看,這肯定是羅耀武與陳必時想要達到的目的之一。說得直接一點,羅耀武與陳必時肯定在策劃反擊戰役。為此,才要在發起反擊之前,儘量牽制美日聯軍的主力部隊,讓帕特里奇用光預備隊。
''
第六十七章 志在必得
第六十七章志在必得
對東北軍來說,發起反擊的最大問題不是時機,而是兵力。
平心而論,北京保衛戰打響之後,東北軍有很多反擊機會。比如在北方戰場上,美日聯軍b集團軍推進很慢,三股部隊又無法相互照應,東北軍完全可以採用阻攔戰術,重點打擊一股突擊部隊,再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重創b集團軍。在遵化與玉田,也有類似的情況,即東北軍完全可以在某個方向上主動出擊。可惜的是,在沒有足夠兵力、特別是缺乏強力突擊部隊的情況下,東北軍根本打不了反擊戰。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認為,羅耀武在保衛天津時與美軍打坦克大戰是最錯誤的決定。
當時,連華中戰區司令王虞珉都認為,如果羅耀武能夠避免這場野戰,就能留下足夠多的裝甲部隊,在保衛北京的時候大幾場漂亮的反擊戰。
問題是,連王虞珉都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那場坦克大戰,天津早就淪陷了。
可以說,關鍵就在這裡。如果天津過早淪陷,美日聯軍就能在年前,甚至是十二月之前攻打北京。這個時候,不但美日聯軍的戰鬥力更加強大,還沒有後顧之憂,東北軍的轉圜餘地將更加有限,也就難以獲得反擊機會。如果算上空軍的話,提前幾個月打響北京會戰,結果肯定會不一樣。要知道,在兩個月前,北方戰場上的中國空軍最多隻能對美日聯軍構成有限威脅,還不具備與美日聯軍全面爭奪制空權的能力,更不可能在對地打擊中建功。而在這場會戰中,中國空軍立下的功勞有目共睹。可以說,如果沒有空軍提供的掩護與支援,東北軍早就戰敗了。
不管怎麼說,打到這個時候,東北軍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力,特別是裝甲力量。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徵兵並不難,即便不徵兵,羅耀武也能用規模龐大的民兵與武裝平民補充正規軍。關鍵就是主戰裝備,在沒有得到足夠多的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的情況下,徵召再多的兵員,也組建不了裝甲部隊。
沒有裝甲部隊,就沒有多少突擊能力,也就難以在正面戰場上打反擊戰。
正是如此,在攻打北京的時候,美日聯軍才會肆無忌憚,從多個方向上、分多路發起進攻,而不是集中兵力發起突擊。
同樣是這個道理,羅耀武才一直在等待時機。
事實上,沒有裝甲部隊,並不等於沒有辦法打反擊。關鍵就是看,能不能找到適合用步兵發起反擊的機會。
在美日聯軍奔襲廊坊之前,顯然沒有這樣的可能。
要知道,步兵不僅推進慢,而且很難在開闊的平原上擋住突擊的裝甲部隊。在平原上拿步兵去反擊裝甲部隊,等於是讓步兵去送死。
直到美日聯軍奔襲廊坊,羅耀武才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機會。
雖然透過戰略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