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他確實這樣做了,他可以不必擔心自己的權威。
讓我們繼續看幾個交接脫節的例子:
� 讓專案經理去負責執行由他人制定的規格。
� 在開發過程中撤換開發人員,而沒有讓他們自始至終參與。
� 將工程設計的工作劃分為工程師、CAD操作員和分析員的不同工作。
� 讓製造工程師對新產品的製造負責,卻沒有讓他們與產品工程師就產品的可製造性有良好的溝通。
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這是科學管理的本質所導致的:
� 一個人(經理)決定做什麼(責任)。
� 另一個人(專家)制定做這件事的流程和規則(知識)。
� 第三個人(操作員)執行(行動)。
� 按同樣的方法一直實施下去(“最好的方法”),並沒有去學習反饋得來的資訊。
科學管理製造了交接脫節!大多數公司運用的計劃和控制開發活動的關鍵路徑圖,都圍繞著開發人員必須完成的“任務”展開。這意味著開發人員需要負責完成的是“任務”,而不是盈利。圖中用箭頭將任務連線起來,責任從一個開發人員轉移到另一個開發人員身上,因此也就造成了許多脫節。
交接脫節打造了一個真正的死結,它可以被稱為傳統公司裡死結之母。一旦科學管理做出最初的破壞,大家就傾向於躲避責任和知識。為什麼不呢?當你沒有機會將知識用於工作,也不對結果負責(和信任)時,為什麼還要費心學習?既沒有知識和能力,卻要負責實施,又有誰會想要承擔這種責任呢?只有少數熱衷於權威的人才會如此,因為傳統管理理論把責任賦予了他們。但事實上,權威並不意味著能承擔起責任,只有知識、行動和反饋才能做到。
我們可以在開發圖上標註出交接脫節的浪費,如圖2�6所示:
圖2�6交接脫節示意圖
� 預先研製後的交接脫節,因為預先研製選擇了概念設計方案,而概念設計方案必須由產品開發來執行;
� 銷售和確定規格與產品開發之間的交接脫節,因為產品開發必須執行由銷售團隊決定的規格;
� 產品開發和製造開發之間的交接脫節,因為製造工程必須實施產品開發確定的設計;
� 製造工程和工廠之間的交接脫節,因為工廠必須使用製造工程設計的系統。
於是,交接脫節導致了相互指責,這也是傳統管理下的解決辦法。指責式的管理——要求對問題的解釋,採取行動重新定義問題,這樣它們就變成了其他人的責任,並且需要報告、報告、再報告——將成為中層管理的主要活動。(精益開發的一個大的回報,是終結了這種“指責遊戲”。)那些擅長於玩這種遊戲的人升到了高層經理,更讓這個流程永存不朽。許多公司都死於這種“頑疾”。
向交接脫節的浪費開戰(1)
只要你追求精益開發,你就一直和交接脫節作戰。現在,把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張貼在走廊裡,傳播給大家,在開發圖上(時間進度圖,或是現有的流程圖)上用紅色標出交接脫節的浪費,並將它張貼出來。對照以下的清單,如果你的公司也存在這種浪費,就請在前面的空格處打個鉤。把你們自己的例子也新增到清單裡,把它們也貼出來。
� 由不同的設計人員制定部件的形狀和尺寸,分析並做決策,但製造工程卻不能有效地約束產品設計。
� 專案經理不需要對利潤和系統設計負責,而系統設計對利潤的影響最大。
� 職能部門的經理不對專案經理負責。
� 人事系統沒有追蹤記錄已被證實的技能、開發人員工作過的專案(以及每個人對專案的貢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