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簾也要換。冬天用的是粗布面,裡面絮了棉絮的厚棉門簾子,春秋的時候則是用布簾,而到了夏天,連蔓兒家也依著一般莊戶人家的習慣,換上了豆黍子串成的珠簾。
“停一會,”張氏突然對拿著榔頭釘紗窗的連守信小聲道。
連守信不明所以,卻也停了手。
“咋地啦?”連守信就問張氏。
“燕子回來喂小燕子了,咱別把它倆給嚇著。”張氏就又小聲道。
連蔓兒坐在炕上,將一個摺疊好的紙葫蘆吹的鼓起來,扭頭看見連守信和張氏的模樣,就笑了。
搬新家,張氏捨不得老宅自家房簷下的那一窩燕子。可喜的是,現在她們新房子的房簷下,終於迎來了燕子築巢。東屋房簷下一窩,西屋房簷下一窩。那天在院子裡看著幾隻燕子飛來飛去的,連蔓兒就哄張氏說,在東屋房簷下築巢的兩隻燕子是原來老宅裡來的。
張氏就信以為真了,對房簷下的新住客格外關注,恨不得拿糧食來喂燕子。
可惜,燕子不同於家雀兒,它們勤快,不喜歡不勞而獲,張氏心裡其實也知道,她只是想表達自己的高興。
等兩隻燕子餵了小燕子,又飛走了,張氏才讓連守信繼續釘紗窗。
“……今兒個一大早我從地裡回來,碰見他三伯去上工。他三伯跟我嘮嗑,問咱五月節給太倉那邊捎東西不。”連守信將一扇紗窗釘好,一邊往窗戶上安,一邊跟張氏說道。
連蔓兒聽見太倉兩個字,立刻豎起了耳朵。
“爹,那你咋說的?”連蔓兒就問連守信。
“還能咋說。”連守信就道,關於這件事,一家人也已經商量過了。他們沒有準備給太倉那邊送節禮,是為了表明一種態度。
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還跟他三伯說了,讓他不用看著咱家,他家是送還是不送,都看他自己個拿主意。”連守信接著又道。
“那他三伯咋說?”張氏又問。
***………………*******
先送上一更,晚上爭取二更,求大家粉紅鼓勵哦。
二月的開頭,讓我們有了良好的開端吧。粉紅榜就交給大家了o(n_n)o,弱顏專心去碼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
第二更,求粉紅。' ~'
*****…………………………………………******
與連蔓兒家不一樣,分家之後的連守禮家,是連守禮當家。
“他是沒說啥,就說咱要是不送,他也不送。咱要是送,就讓咱給他個信兒,他也跟著送。”連守信就道。
“他三伯這是,哎。”張氏就輕輕地嘆了口氣。
沒兒子,因此沒底氣的不僅是趙氏,連守禮也沒底氣。所以才會一切都以連守信家馬首是瞻。這個年代,能夠像太倉的老王家大車店那位老闆娘,也就是王七的娘那麼有魄力、有主見的女人太少了,連守禮作為男人,也不如她。
“人和人就是不一樣,看人家老王家。”張氏又道,“我們都跟他三伯孃說了好幾次這老王家的事,就是為了讓她開竅。我看他三伯孃也不是不願意,就是性子軟,還得看他三伯的意思……”
“他三伯應該也願意,就是……”連守信也嘆了一口氣。
以後真要連葉兒招贅,給連守禮和趙氏兩個養老,那麼首先連守禮和趙氏兩個必須要立的起來。連守禮就是因為沒兒子,所以才特別在意上房,所以才會遇到和上房相關的事情,就打算隨著連守信一家走。為的就是避免來自鏈家上房的壓力,以及周圍的輿論。
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