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在蘇德戰場上大面積使用毒氣彈,頂多讓人為蘇聯軍民揪心一把、同情一回,難道還指望著誰能出面制止德軍的這種非人道主義戰爭行為?
對付大奸大惡,唯有比他更加邪惡。
當地時間2月13日下午14時許,經過漫長航行之後順利抵達紅海海域的共和國海軍第三艦隊六艘戰艦已經準備就緒,就等著對德國首次試射的戰略導彈進行模擬攔截作戰,而在德國慕尼黑以南緊鄰阿爾卑斯山的一個偏遠小鎮上,多年前就列為軍事禁區的這裡,咋一看還以為是某一個緊靠原始森林的淳樸小鎮,各種各樣的木屋在皚皚白雪的裝飾下顯得格外別緻,森林裡挺拔的樹木也都精神抖擻,似乎已經適應了這快要過去的冬天。
兩天前就已經分段利用鐵路運抵發射現場的首枚戰略導彈V…4顯得特別粗大,經過兩天的吊裝,這枚彈體長30米、彈徑8。5米、翼展10。3米,採用中央芯級捆綁助推技術,即用四臺助推發動機串聯捆綁在主發動機周圍,該導彈另有五臺液體火箭發動機,配20個推力噴管,總推力達到了4000餘千牛,使得導彈的最大起飛質量高達300噸,可將一枚重約3噸的核彈頭投送至8000公里之外。
從理論資料上來看,這枚導彈的射程已經能夠滿足德國人的需求,八千公里足以使其在本土就向北美洲和亞洲展開攻擊,但實際上這枚導彈目前狀態依然有些不好,由於固體燃料技術不過關,這枚導彈不得不採用液體燃料作為推進劑,加註液氧和煤油的工作已經持續了十幾個小時,生怕發生推進劑洩露計程車兵都小心翼翼的身著防化服一絲不苟工作著,生怕出錯。…;
體積龐大、運輸困難、組裝緩慢、戰鬥轉換耗時太長等等,無不證明這枚導彈的實際生存能力值得商榷,而不管如何,這枚必須要依靠鐵路實施機動,然後依靠固定發射塔實現地面固定發射的戰略導彈,依然被給予了厚望,只要這枚導彈將三噸重的模擬核彈頭準確的送往目標海域五公里範圍之內,對於德國而言已經是巨大的成功,因而導彈安裝的慣性制導系統是否精確就相當關鍵了。
在以往的V型導彈中,德國火箭科學家們始終對其配置的慣性制導系統精度感到十分不滿,經過連番波折後,曾一度嘗試採取其他制導方式的科學家們不得不重新回到慣性制導系統的研製中來,經過連續攻關的不懈努力,德國人如今的慣性制導系統已經有了很高的實驗精度,但裝配到導彈上進行實際發射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無人可知。
2月13日傍晚,完成燃料加註一小時的德國首枚戰略導彈,被各個發射單元的技術專家們給反覆檢查了兩遍之後,終於嚮導彈總設計師馮?布勞恩報告了狀態良好可以發射,匯總各方報告後,布勞恩正式下令導彈進入發射倒計時階段,而在太空中負責監視該發射基地已久的光學偵查衛星,也在日落前最後一次掠過基地上空之時連續拍攝下了大量照片。
照片資料很快就被壓縮和加密,經通訊中繼衛星傳送到了軍情局總部,情報專家們很快就拿到了解密出來的影象資料,不到十分鐘,就得出了德國首枚戰略導彈已經進入發射待機狀態的報告,空軍和海軍很快就收到了這一訊息。
駐紮在伊朗阿巴斯的空軍部隊,很快就起飛了一架加掛特種偵查吊艙的大型無人偵察機,海軍部也以最快速度向已經就位的“攔截”艦隊發去了進入模擬攔截狀態的命令,第二炮兵部隊的航天司令部也果斷下令進入戰備狀態,天基預警系統即刻進入瞭如臨大敵之態,嚴陣以待德軍首枚戰略導彈的試射到來。
發射人造衛星需要為運載火箭考慮時間視窗,而發射導彈雖然沒有這麼麻煩,但德軍明顯想要確保首次發射圓滿成功,所以他們要挑選一個較為合適的時間視窗來發射,可這樣一來,卻著實讓等在紅海的共和國海軍“攔截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