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實際需求之外,還有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那就是海軍航空兵就有自己的運輸機部隊。
不過話又說回來,直升機也有直升機的優勢,在沒有機場降落甚至連空投條件都不符合的情況下。使用直升機運輸確實是一種不二之選,比如在共和國的西藏省某些偏遠地區,一旦發生什麼雪山塌方阻塞了公路,導致區域性地區物資緊張。空軍的運輸機一般情況下都無法參與救援,這時候還不是得動用直升機出馬,再多也得飛,誰讓直升機起降方便而且像“黑騎兵”多用途運輸直升機在高原山區裡機動性都還很不錯。
反正不管如何,在當前這個條件之下。第二空中突擊旅要轉移一部分部隊到巴拉紹夫來準備參加作戰,顯然光靠自身機動轉場是不行的,本來就被空軍劃撥到中亞戰區作為參戰力量一份子的運輸部隊,顯然不能在後方只當觀眾,尤達健暫時還沒法和第八機步師爭奪唯一的一條從巴拉紹夫到薩拉托夫的公路,那顯然對空軍說不好意思了,讓他們大半夜的從恩格斯城幫忙轉運物資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巴拉紹夫。
雖然飛行距離卻是短了些,可誰讓它們度量大來著。要是屆時機場跑道符合標準了。尤達健還巴不得能有幾架“巨無霸”戰略運輸機來幫忙挪窩,那可是一架就能運輸上百噸的大傢伙,有了它們參與,尤達健才不希望與透過慢吞吞的公路運輸來滿足這空中突擊部隊浩大的物資需求。
“對了,你立刻以我的名義發一封感謝電給空軍運輸司令部,就說我老尤不會忘記他們!”…;
尤達健吩咐完通訊兵。眼神兒又挪回了數字地圖上,話說這當前的交戰形勢。尤其是第二集團軍挑戰納粹德國陸軍中央集團軍群這一場大戲,雖然作為開場白。主動動手的僅僅是第八機步師的一支臨時組建的突擊部隊,而很不走運,被狠狠拾掇了一把的德軍方面,目前捱揍的是其第十三步兵軍。
這德軍第十三步兵集團軍可是一個齊裝滿員的步兵集團軍,那閉著眼都知道,那可是四個步兵師外加一個警衛師建制的,哪怕以比較久遠的德軍老式步兵師建制也就是17200人的資料計算,滿打滿算5個步兵師,少說也有八萬人,而第八機步師以其第三機步團為主力構建的突擊部隊才多少人?有四千人就不錯了。
一方是至少八萬,而另一方是頂多四千,尤達健就想不通了,這為什麼兵力擁有絕對優勢的一方,卻被兵力嚴重不足的一方給在防禦的核心地帶給強行突破成功了呢,而且就這快到20日凌晨零點了,如果從19日晚的20點開始計算第八機步師突擊部隊開始進攻,那麼也還不足四個小時,可這不足四千人的部隊,卻猶如一支利箭,扎入了德國陸軍第十三步兵軍防線足足50公里,算下來,突擊部隊平均每小時竟然推進了十多公里,而每小時不過是六十分鐘合計3600秒,如此計算一番,那敢情突擊部隊每秒鐘就推進了三米多,難道進攻部隊的官兵都是跑步前進的嗎?
不分析還不要緊,一分析尤達健就覺得有些不對味兒了,這偌大一個德意志步兵集團軍,雖然只是在區區二十幾公里的寬度上,也就是防線的一小截兒被集中了空中火力支援優勢、地面裝甲機動與防護兼具火力優勢的地面部隊實施了強力突破,可頂多在一開始因為措手不及而被絞殺個十幾二十公里左右的縱深,可在更後面的部隊顯然就已經有所防備了吧,而且德軍的兩翼部隊呢?他們難道就是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從身旁往本集團軍的縱深狠狠突進的嗎?
要麼是突擊部隊確實速度驚人,其突擊速度簡直比德國人的反應速度還要快,在他們指揮紊亂、排程不及且防守呆滯的情況下,取得了驚人的突擊效果,而要麼就是德國人也一開始是大意而損失不小,但後來已經全明白這支突擊部隊也就那麼點兒規模,之後的三十餘公里純粹是放水,誘敵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