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共和國資訊化建設的重點軍種,第二炮兵部隊和陸軍老大哥都沒有他們“得寵”第二炮兵部隊作為共和國最為神秘且強大的陸基核打擊力量,雖然有核常兼備的使命,可受制於規模不宜過大,因而同樣是高技術軍種,可毋需和海空軍競爭。
而陸軍作為共和國的軍事力量的老大哥,資訊化建設也起步比較早,而且是國防中堅力量,少什麼也不能少陸軍的,更何況陸軍司令唐仁輝本人就還兼任著國防部部長,三軍聯席參謀長莊佳明也是出自於陸軍,怎麼可能虧待了陸草呢?
至於特種部隊就更不用提了,林學文上將一向都對軍種間的競爭置若罔聞,彷彿是世外高人一樣不問世事,有自己獨立軍費預算、有獨立指揮編制等等的特種部隊,之所以不敢與其他軍種間競爭,主要原因還是他們兵員都是直接在其他軍種挑選,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隨便特種部隊挑選,而且遂行任務之時,往往還需要藉助其他軍種的幫助,因而“受制於人”之下顯然不能得寸進尺,林學文一向都是個老好人,從不過問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
而空軍和海軍之間的矛盾可就尖銳了,由於兩個軍種都是在中日一系列大戰之後開始大規模步入資訊化建設**階段,空軍裝備更多更好的空優戰鬥機、重型制空戰鬥機、攻擊機、戰略轟炸機、電子戰機、戰略和戰術運輸機、預警機、空中指揮機、空中加油機等等,哪一樣裝備不需要錢。
如果說空軍是用一摞摞人民幣燒出來的高技術軍種,那麼海軍就是用“吞金獸”了。
海軍不增添任何新裝備,光是每年維持現役戰艦的執行都需要支出巨大,更何況海軍還一直不滿足現狀,戰略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十萬噸級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大型導彈巡洋艦等等,像核潛艇的研究,動輒一次就要投入數億的經費,而且海軍三大艦隊的航母戰鬥群常年要出海巡弋、演習,光是一噸噸艦用重油和航空油料的消耗就是一個個天文數字,這些都是為了共和國的海洋利益,空軍可以容忍,但是海軍航空兵一向好不知足,他們有自己的航空兵,除卻要等上航母戰鬥群的艦載機航空兵,他們還要在岸基航空兵中,發展自己的轟炸機部隊、電子與預警部隊、運輸部隊、戰鬥機部隊等等,儼然不把空軍“放在眼裡”。
可以說,海軍航空兵和空軍之間的矛盾是導致海軍與空軍之間競爭jī烈的一個由頭,而jī化這一矛盾的便是軍費預算了,1945年已經成為了過去,1946年已經到來,空軍還指望著新一年能夠獲得更多的軍費,而海軍卻在1946年相當繁忙,按照海軍初步的要求,他們需要再建造3;
艘戰略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雖然已經做到了每一個艦隊都有兩艘的程度,可依然不滿足,還要建造3艘才夠。
而更為厲害的是,海軍強調1946年,以前改造而來的巡洋艦陸續暴lù出了一些問題,許多戰艦都需要返回港口進行部分改造,如果不然,海軍可以直接開始訂購已經成熟的中華級導彈巡洋艦,三支艦隊至少還需要三艘甚至六艘才能滿足海軍的胃口,可讓空軍氣得吐血的是,中華級導彈巡洋艦,單艘戰艦的造價足足高達1,15億元,再加上各種各樣的附屬裝置和武器,三艘巡洋艦需要將近五個億是不成問題的。
海軍的裝備極其昂貴,可海軍卻有著極其之大的胃口,他們有為數不少的科研專案需要投入資金,卻還指望著在1946年能讓首艘十萬噸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下水海試,那個海上怪物般的龐然巨物,從設計之初到如今各模組開始組裝,已經用掉了海軍十幾億,如此算下來,一艘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