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善鑑。《申子》曰:豈不知鏡設精無為,而美惡自備矣。《莊子》曰:至人之用心也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勝物而無憂傷。《淮南子》又曰:然宮人得戟,則以刈葵;盲者得鏡,則以蓋卮。盲者不可貽以鏡,亂主不可舉其疵。《尚書·帝命期》曰:桀失玉鏡,用其噬獸。(玉鏡喻清明之道,噬獸喻暴也。)《尚書考靈耀》曰:秦失金鏡,魚目入珠。(金鏡喻明道也。始皇,呂不韋子,言亂真也。)《文子》曰:夫鏡不設形,故能有形。《晉東宮舊事》曰:皇太子納妃,有著衣大鏡尺八寸,銀華小鏡一尺二寸,並衣紐自副,漆奩盛蓋銀華金薄鏡三,銀龍頭受福連花鈕鎖自副。
§事對
【金錯 銀華】魏武帝上雜器物疏三十種,有尺二金錯鐵鏡一枚九寸。銀華小鏡見敘事。
【九寸 三尺】《劉振別傳》曰:以九寸明鏡照面視之,曰:“今日識己形,當令不忘,如此其神不散,疾患不入。”《鄴中記》曰:石季龍三臺及內宮中鏡,有徑二三尺者,有尺五寸者。
【百鍊 四規】夏侯湛《抵疑》曰:百鍊之鑑,剔鬚眉可數,而闢土不見太山。《抱朴子》曰:用明鏡九寸自照,有所思存,七日則見神仙,知千里外事也。明鏡或用一,或用二,謂之四規鏡。
【視鹿 照犬】《抱朴子》曰:昔張蓋踴及偶豪成二人,精思於蜀雲臺山石室中。忽有四人,黃絹單衣葛巾,往到其前,曰:“勞乎道士,辛苦幽隱。”於是二人顧視鏡中,乃鹿也。《續搜神記》曰:林慮山下有一亭,人每過此宿者,或病死。時有郅伯夷者,宿於此,明燭而坐。中夜忽有十餘人來,自共薄博。伯夷密以鏡照之,乃是群犬。
【應語 寫形】王子年《拾遺記》曰:穆王時,沮渠國貢火齊鏡,人語則鏡中響應。陸機《與弟雲書》曰:仁壽殿前,有大方銅鏡,高五尺餘,廣三尺二寸。暗著庭中,向之便寫人形體。
【金薄 玉榮】金薄鏡見敘事。《東方朔傳》曰:玉之榮,石之精,表如日光,裡如眾星。兩人相睹相知情,此名為鏡也。
【珠光 石色】《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寶用則璣鏡出。宋均注曰:大珠有光可為鏡。《拾遺記》曰:周穆王時,有如石之鏡。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謂之月鏡。
【玄錫粉 黃金繩】《淮南子》曰:明鏡之始型朦然,及粉之以玄錫,摩之以白旃,則鬚眉鬢毛,可得而察。蕭方等《三十國春秋》曰:慕容垂攻鄴,苻丕遣其從弟就請救,乃遺謝玄青銅鏡、黃金婉轉繩等,以之為信。
【仁壽殿 咸陽宮】仁壽殿見寫形注。《西京雜記》曰:高祖初入咸陽宮,有方鏡,廣四尺九寸,表裡有明。人來照之則倒見;以手掩心來,即腸胃五藏,歷然無礙。
【有引有致 無藏無執】《符子》曰:至人之道也如鏡,有明有照,有引有致。《賈誼子》曰:鏡儀而居,無藏無執,美惡必至,各得其當。
§賦
【晉傅鹹《鏡賦》】順陰位於西裔,採秋金之剛精;醮祝融以致虔,命歐冶而是營。晞日月之光烈,儀厥象乎曜靈。不有心於好醜,而眾形其必詳;同實錄於良史,隨善惡而是彰。猗猗淑媛,峨峨后妃,眷春榮之零悴,懼玉顏之有衰;盻清揚而自鏡,競崇姱以相暉。若乃雲髻亂於首,赬黛渝於色,設有乏於斯器兮,孰厥貌之能飾;與喑瞽而同昧兮,近有面而不識。君子知貌之不可以不飾,則內省而自箴;既見前而慮後,則祗畏於幽深;察明明之待瑩,則以此而洗心;睹日觀之有瑕,則稽訓於儒紳。夫然尚何厥容之有慢,而厥思之有淫。
【梁劉緩《照鏡賦》】夜籌已竭,曉鍾將絕;窗外明來,帷前影滅。荊王欲起,侍妾應還;前齋上幔,內閣除關。開屏易疊,捲簾攤設;搔頭斂髻,釵子縈鬟。階邊就水,盤中光映,訝宿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