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青州,其川淮泗。按《水經注》及《山海經》雲:淮水出南陽平氏縣桐柏山。其源初則湧出,復潛流三十里,然後長騖。東北經大復山,從義陽郡北,東過江夏,平春縣北,又東過新息縣南,期思縣北,至厚鹿縣南,與汝水合。又東過廬江安豐縣,與決水合。東北至九江壽春縣東,與潁水合。壽春縣北與淝水合。又東至當塗縣北,與渦水合。東北至下邳淮陰縣,與泗水合。東至廣陵淮浦縣而入海也。近海數百里,通朝夕潮。《尚書》稱: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入於海,是也。(孫盛《晉陽秋》曰:秦始皇東遊,望氣者雲:“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於是秦始皇於方山掘流,西入江,亦曰淮。今在潤州江寧縣,土俗亦號曰秦淮。)
§事對
【二山 三洲】酈元注《水經》曰:平阿縣有當塗山,淮出於荊山之左,當塗之右,奔二山之間而揚濤北注也。《毛詩》曰:鼓鍾伐鼛,淮有三洲。毛注:三洲淮上也。
【奧府 都巿】焦贛《易林》曰:江河淮海,天之奧府;眾利所聚,可以饒有。焦贛《易林·變佔》曰:江河淮海,天之都巿;商人受福,國家富有。
【注江 入海】《孟子》曰:禹排淮泗而注諸江。《山海經》曰:淮水出餘山。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入海。郭璞注曰:今淮水出義陽平氏縣桐柏山,東北經汝南、淮南、譙國、沛國、下邳,經淮陰縣入海也。
【禹義 晉竭】《尚書·禹貢》曰:淮溯其乂。孔安國注曰:二水已治。臧榮緒《晉書》曰:永嘉三年,淮濮水竭。
【化橘 變禽】《周禮》曰:橘逾淮而北化為枳,此地氣然也。郭璞《遊仙詩》曰: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淮海變微禽,吾生獨不化。
【溉鮒 化雉】劉向《說苑》曰:莊周貧,往貸於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來而獻之。”周曰:“乃今者周之來,見道牛蹄中有鮒魚焉,太息謂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須我為汝向南詣楚王,決江淮以溉汝。’鮒魚曰:‘今命在甕瓷之中耳!乃為我見楚王,決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於枯魚之肆矣。’”《國語》曰:趙簡子嘆曰:“雀入於淮為蜃,黿鼉莫不能化,唯人不能,哀夫。”李顒《感冬篇》曰:蜿虹潛太陰,文雉化淮汜。
【韓釣 王浮】《注水經》曰:淮水東經淮陰縣。漢高祖封韓信為侯國,昔韓信去下鄉而釣於此處也。王浮見下王粲賦。
【會泗沂 經譙沛】會泗沂見敘事。經譙沛見上入海注。
【潛周鼎 沉魏璧】《楚辭》曰:潛周鼎於江淮兮,爨土鬵於中宇。王逸注曰:言藏九鼎於江淮之中。魚豢《魏略》曰:文帝黃初六年,帝以舟軍入淮,遣使者沉璧於淮汜。
【蠙珠 玉璽】《尚書》曰:《禹貢》雲: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孔安國注曰:淮夷二水出蠙珠及美魚。臧榮緒《晉書》曰:安帝義熙十二年,左衛後陳陽於東府前淮水中,得玉璽一枚。此金陵秦淮,非四瀆淮也。以淮事少,故假此成對。
§賦
【後漢王粲《浮淮賦》】從王師以南征兮,浮淮水而遐逝;背渦浦之曲流兮,望馬邱之高澨。泛洪櫓於中潮兮,飛輕舟乎濱濟;建眾檣以成林兮,譬無山之樹藝。於是迅風興濤,鉦鼓若雷,旌麾翳日,飛雲天回,蒼鷹飄逸,遞相競軼。凌驚波以高騖,馳駭浪而赴質;加舟徒之巧極,美榜人之閒疾。白日未移,前駈已屆,群師按部,左右就隊;軸轤千里,名卒億計。運茲威以赫怒,清海隅之蒂芥;濟元勳一舉,垂休績於來裔。
【魏文帝《浮淮賦》】建安十四年,王師自譙東征,大興水運,泛舟萬艘。時餘從行,始入淮口,行泊東山,睹師徒,觀旌帆,赫哉盛矣。雖孝武盛唐之狩,舳艫千里,殆不過也。乃作斯賦雲:淮沂水而南邁兮,泛洪濤之湟波;仰巖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