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取法於上,只能僅得其中,要是取法於中,就只能僅得其下了。我自從登極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過失,千萬不要把我作榜樣去效法。”

唐太宗非常喜愛書法,尤愛王羲之的字。他聽說王羲之的書法珍品《蘭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裡,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終推說不知真跡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為智取。他派監察御史蕭翼裝扮成書生模樣,去與辨才接近,尋機取得

《蘭亭集序》。蕭翼對書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談得很投機。待兩人關係密切之後,蕭翼故意拿出幾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給辨才和尚欣賞。辨才看後,不以為然地說:“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跡倒不差。”蕭翼追問是什麼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訴他是

《蘭亭集序》真跡。蕭翼故作不信,說此帖已失蹤。辨才從屋樑上取下真跡給蕭翼觀看,蕭翼一看,果真是《蘭亭集序》真跡,隨即將其納人袖中,同時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關

“詔書”。辨才此時方知上當。

辨才失去真跡,非常難過,不久便積鬱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唐太宗從辨才和尚那裡得到《蘭亭集序》真跡之後十分高興,將其視為神品,令當時的書法名家們臨摹數本,分賜給他的親貴近臣。唐太宗生前對《蘭亭集序》愛不釋手,曾多次題跋,死後又將其隨葬。後來,他的陵墓在五代時被一個叫溫稻的軍閥盜掘了,《蘭亭集序》從此失傳。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都是摹本和臨本,儘管如此,人們還是能從中看到它的風姿和神采。

晚年迷信

唐太宗“晚年”,由於過慣了安逸享樂的生活,漸漸地也趨向了奢侈腐化。他修復了隋煬帝在洛陽建的豪華宮室。他曾經霸佔了齊王李元吉的楊妃(兒媳),還把已故大臣武士鑊的十四歲的女兒選為才人,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媚”,這就是“武媚娘”。“晚年”的唐太宗,既迷信占卜,又痴迷丹藥,竟在五十二歲上英年早逝。

公元648年,天空中太白星多次在白晝出現。這本來是宇宙間天體執行的自然現象,而太史卻占卜說,這應在“女主昌盛”。李世民又聽說民間流傳的《秘記》上說,“唐三世以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可讓李世民睡不著覺了,他的李家王朝怎能讓“武王”取代呢?於是,他要想盡一切辦法找到這個“武王”,把他扼殺在搖籃裡。有個叫李君羨的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正好倒黴。他的官銜、爵號、籍貫和職務裡,一連串佔了四個“武”字:“左武衛將軍”裡佔了一個,“武連縣公”佔了一個,他又是“武安縣”人,是宮城北門“玄武門”的守將,太史公的占卜正好應在他的身上,巧得不能再巧了。偏偏他的父母在小時侯給他起了個小女孩的名字,叫做“五娘”,是盼他易於養活。可是,“五”於“武”同音,正好牽連到女主之忌裡去。李世民迷信占卜,簡直喪失了理智,不由分說,先把李君羨貶到華州(今陝西華縣)任刺使,後來仍不放心,又藉故將其殺死。李君羨到死也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罪,成了李世民迷信的犧牲品。

公元647年,李世民得了中風的疾病,癱瘓在床上。經御醫診治,半年後病體稍愈,可以三天上一次朝了。如繼續邊治邊養,說不定會逐漸康復的。可是,此時的他卻迷戀上了方士們煉製的金石丹藥,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他先是服食了國內方士煉出的丹藥,並不見效,以為國內方士們的道術淺,於是派人四處訪求國外高人。

648年,大臣王玄策在對外作戰中,俘獲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為迎合李世民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獻給李世民。這個印度和尚吹噓自己有二百歲高齡,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