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3章 瑞雪又將至滿庭

箇中書令之外,餘者皆已步入不惑乃至天命之年,此乃我朝人才結構之隱憂也。”

察言觀色間,見皇帝面色平和,岑思卿續道:“古人云:‘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兒臣以為,今我朝邊烽已熄,災祲亦平,四海昇平,國泰民安,正是休養生息、謀劃長遠之時。安不忘危,治不忘亂,方為長久之計。”言畢,岑思卿躬身以待,殿內一時靜謐,唯餘燭火輕曳之聲。

“那太子殿下以為,何為長久之計呢?”一位大臣忽然發聲,打破了殿內的寧靜。

岑思卿環視四周,目光堅定,語調平和而有力:“就眼下而言,其一,應當完善並簡化科舉之制,同時倡導地方舉賢,使天下英才皆有機會為國效力;其二,強化官員之培育,提升施政效率,確保政令暢通無阻;其三,倡導老臣傳薪,以經驗之火,點燃後輩之智,共築國家未來之基。”

岑思卿這三條改革之策一出,立即引得一旁的大臣們紛紛低聲議論。然而,皇帝聞言,面色深沉,靜默不語,似在深思。

此時,在場的六位重臣之中,四位與西陵家有關聯的————或為西陵所提拔,或與其利益交織——紛紛以委婉之辭,表達其憂慮。

“若舉國皆向學問道,則農耕與商貿之事,誰來擔當?長此以往,恐生重文輕商農之弊,令民心失衡,國基不穩。”其中一人憂心忡忡地說道。

面對此番質疑,岑思卿神色不改,依舊從容自若。他未曾理會周遭的紛擾,只將目光投向高高在上的皇帝,眼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終於,皇帝緩緩抬眼,與岑思卿的目光交匯,他看出了岑思卿眼中的期待。

“太子之所言,確有見地。但重文而輕商農,實非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