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內寂靜無聲,氣氛凝重。
皇帝端坐龍椅,目光深邃地注視著站在殿中的皇后。
然而,就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中,皇帝的眼神卻又開始漸漸變得柔和。儘管面對皇后的質問,他仍然努力嘗試著穩住自己的情緒,保持著平和的態度。他清晰地意識到,此時不是發洩的時候,而是需要理智處理局勢的時候。
沉默片刻後,皇帝並未流露出自己的不滿,反而安慰皇后道:“皇后所言有理,朕不會草率釋放思卿。若思卿有罪,朕自會依法裁決,但若是他無罪,朕又豈能冤枉他?所以,一切都待都察院的調查結果出來後再做決定。”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力圖緩和氣氛。
即便皇帝如此表態,但皇后依然堅持己見,不斷強調著那些證據證詞,並希望皇帝能儘快對岑思卿的罪行作出裁決。她的不依不饒,沒有改變皇帝的心意,反而終於令皇帝忍不住沉聲一一駁斥道:“這些證詞和證物,至多隻能說明逸禮確實不是自己失足墜樓,但卻不能確定害他之人便是思卿。況且,蘭英和林海的屍體也未找到,如何證明他們便是被岑思卿殺了?”
皇帝的反問讓皇后一時也不知如何作答,心中清楚了皇帝的態度和決定。
皇帝瞧出了皇后的為難,便順勢退了一步,溫和地看著皇后說道:“順嬪也被禁足多時了,你去探望一下她。在逸安離開前,好好讓他們母子見上一面吧。”
皇后沒想到皇帝不僅不打算追究岑思卿的罪,還打算將五皇子送回古塞國,她頓時心灰意冷,道:“聖上,難道就打算如此打發了臣妾嗎?”
皇后的質問如同寒風刺骨,撲面而來,令皇帝感到一絲措手不及。他感覺得到,皇后今日是鐵了心不打算輕易罷休。
“皇后,”皇帝面容仍保持著莊嚴和沉穩,沉聲提醒道:“莫忘了自己的身份,口不擇言。”他的話語雖然平和,但蘊含著深沉的警示。
“臣妾沒有忘記。臣妾只是想提醒聖上,此事,要以大局為重。”皇后眼神堅毅地看向皇帝,說道:“如今朝堂之上,因此事而人心不定。若是聖上不作出裁決,恐怕人心難安,朝綱難穩。”
皇帝深吸一口氣,心中明悟皇后的所思所想,也清楚自五皇子墜樓以來的種種事情,其實都是事出有因。雖然他心中不想治岑思卿的罪,將其發高牆也是出於私心庇護,但皇后今日的勸說也讓他意識到,眼下的局勢已經到了不得不做出決斷的關鍵時刻。
皇帝開始沉思,如今,朝堂上的議論已經越來越多地指向皇子的折損和皇室的動盪不安。種種紛爭,以及不確定的未來,都讓他感到沉重。然而,皇帝心中瞭然,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何處,也知道如何做才能穩住朝堂和人心。在他的內心深處,各種考量交織成一張細密的網,指引著他做出那個關鍵的決定。
此刻,皇帝凝視著皇后的雙眸,他的眉頭逐漸舒展,內心的猶豫和糾結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清澈和堅定。
終於,他做出了這個將會改變朝堂格局、影響整個國家未來的決定。
紫宸殿內,皇后聽聞皇帝的旨意,內心一時間波濤洶湧。她的眼神平靜而深邃,嘴角難以壓抑地微微上揚,表情間流露出了一絲不經意的欣喜。
然而,即便得到了皇帝的承諾,皇后一回到裕華宮,也召來了一名近侍。她神情愜意,悄聲叮囑道:“立即照本宮吩咐的去辦,務必萬無一失。”
* * *
寂靜的夜幕下,岑思卿飲下一碗湯藥,緩緩沉入夢鄉。
高牆外,微風拂過,帶來了深秋的涼意,夜色籠罩著一切,燭火在暗影中漸漸凋零。
就在眾人安睡之際,一名黑衣人如鬼魅般悄然進入高牆。他穿梭在暗影之中,行動敏捷而熟練,如同夜空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