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章 與君各記少年時

西藏進去。於是,岑思卿起身走向了房內的牆壁,四處摸索一遍後,終於在靠近床鋪的牆面底處,發現了一塊略有鬆動的牆磚。他用手輕輕搬開牆磚,露出了一個木盒。

岑思卿小心翼翼地拿起木盒,輕輕開啟,最上面正放著衛凌峰長兄衛世傑的那封家書。

* * *

初冬的夜晚,月光柔和地灑落在每一個角落,將一切都籠罩在銀色的寂靜之中。寒風輕拂著岑思卿的衣袍,帶著絲絲涼意。

素荷緩緩走近,將今日下午岑思卿囑託的東西帶來了。而後,又讓人準備了一個火盆。見岑思卿神情凝重、沉默不語,她悄悄的退下了。

在後院的一個隱蔽的角落裡,岑思卿看著眼前的火盆,他蹲下身子,拿起了一旁的冥幣,準備隨著衛凌峰長兄的家書一起燒給他。火盆中燃燒著微弱的火焰,將周圍的一切映照得朦朧而溫暖。

岑思卿獨自在火盆旁,手裡拿著衛世傑的家書,目光凝視著火焰。終於,他輕輕地將那疊厚厚的家書一頁一頁的放入火盆中,看著它們被火焰吞噬,慢慢化為灰燼。

就在岑思卿為衛凌峰燒家書的時候,他的視線忽然被書信上的字所吸引。施家二十三口人命、粟稅貪汙案、西陵氏受賄……岑思卿立即將還在燃燒的幾頁書信從火盆中搶救了出來,他用衣袖小心拍滅了信紙上的火苗,然後連同著手中剩下的幾頁書信一起慢慢細讀。

看著衛凌峰的這封家書,岑思卿的手指顫抖著,他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字裡行間,記載著西陵家過去的種種罪惡,每一條都是那麼的刺目和震撼。衛凌峰長兄留給他的家書,竟然記載著如此驚天動地的重要內容。

書信上,衛世傑將他這些年在宮中所做之事詳盡告知了家人。而他自己當年,其實已經追查到了西陵文瑜和西陵家買官賣官、官官相護的貪汙粟稅銀錢之事,施家其實是被冤枉的。

然而,恰巧那年皇帝因西北旱情而出宮祈福,衛世傑感到自己查詢到的證據太重要,而且已經引起了西陵家的注意。當時,他已經預感到了自己可能會出事,所以他只能在皇帝回來之前,將證據藏好,並留下書信作為線索。信未尾,他囑咐衛氏全族,若來日有族人再入宮,希望此人可以將自己未盡之事完成,將他蒐集的證據交給皇帝,還施家全族一個清白。

那時,衛世傑也想不到,他費盡心思儲存了西陵家的罪證,卻不慎令衛氏一族險些流放。而他當年留給族人的家書,兜兜轉轉最終到了他親弟弟衛凌峰的手中。因此,也讓衛凌峰幾乎重蹈了他的命運。

岑思卿被眼前的發現驚訝不已,他立即快步回到衛凌峰的房間,將那隻木盒取出帶回了偏殿。岑思卿迫不及待地將木盒內所有的東西都拿了出來,發現裡面都是一些書信和字條,他認得出,其中一部分是衛凌峰的字跡。

而透過木盒中的書信和字條,岑思卿也瞭解到,衛凌峰順著衛世傑的書信,深入查詢到了線索。但是,衛凌峰臨死前卻沒有將此事告訴岑思卿,而且還特別讓金奕來榮和宮取書信燒給他,這讓岑思卿感到詫異和不解。

然而,在最後的一頁字條上,岑思卿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那張字條上寫著:“何不請晏王殿下相助?”,而衛凌峰的回答是:“此事絕不可擾晏王殿下,恐令其再陷險境。待事成之後,爾定將詳述情由,助其傾覆西陵一族。”

這張字條應該是一段時日前的,只是衛凌峰雖然回覆了,卻再也沒有機會送出去了。岑思卿深深地嘆了口氣,他明白,衛凌峰之所以選擇獨自調查這一切,是出於對他的保護和憂慮。

岑思卿將衛凌峰查到的所有線索一一細看,發現衛世傑當年在出事之前,將可以證明西陵家罪證的證據,可能就藏在了宮中的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