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被岑思卿溫柔地擁在懷中。她抬頭望向他,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輕聲問道:“殿下,你……一直在這裡嗎?”
這時,巧兒輕盈地走了進來,她看著兩人,微笑著替岑思卿回答道:“殿下從昨夜起,便一直陪著您,未曾離開過。”
蕭楚曦輕抬眼眸,望向窗外明媚的陽光,輕聲問道:“現在是什麼時辰了?”巧兒正忙著為她準備衣物,聞言回答道:“快午時了。”
蕭楚曦意識到岑思卿此時應當已在清秋閣處理事務,她轉過頭來,望向岑思卿,卻見他右手和胳膊似乎有些僵硬,顯然是因昨夜長時間未動所致。她心中一驚,忙關切地問道:“你的胳膊...沒事吧?”
岑思卿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說道:“無妨,過會兒便好了。”他掙扎著站起身來,卻發現肩膀仍有些不適,但他不願讓蕭楚曦擔憂,並未表露分毫。他沒有逗留太久便回去了偏殿,準備更衣後趕往清秋閣。
巧兒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既感動又欣喜。她知道這段時日,蕭楚曦一直備受煎熬,夜不能寐。於是她俏皮地笑道:“小姐,昨夜可是您這幾日來睡得最安穩的一覺了,這都多虧了殿下呢。”
在巧兒的攙扶下,蕭楚曦緩緩起身,開始更衣。剛換好衣物,岑思卿已身著朝服步入和鳴殿,柔聲說道:“楚曦,我先去清秋閣處理些事務,晚些時候再來看你。若你有任何需要,隨時讓程歡去清秋閣找我便是。”
蕭楚曦聽見岑思卿喚自己的名字,她先是一愣,然後微微點頭。看著岑思卿離去的身影,蕭楚曦的心中感到一股暖意。
* * *
裕華宮內,皇后坐立難安,她的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憂慮。
皇長孫的逝去讓皇后感到深深的挫敗,更讓她擔憂的是,儘管皇帝已將順嬪打入冷宮以示懲戒,但關於二皇子與西陵蓉蕙流產之事,仍然是懸在她心頭的一把利劍。皇后深知,皇帝雖然表面上對二皇子並無太多苛責,但心中難免會有所芥蒂。
於是,皇后早在數日前便悄然佈局。她知道,眼下朝中最令皇帝掛心的,便是江南稅改之事。於是,皇后暗中聯絡了西陵家,密謀在朝堂上提出,讓二皇子親自去江南負責和監督粟稅改革一事。
皇后心知肚明,江南之地繁華富饒,是朝廷賦稅的重要來源,更是國家糧倉之所在。江南粟稅改革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整個嶽國的繁榮與穩定。若能讓二皇子前去,不僅能讓他暫時遠離皇宮這個是非之地,還能讓他在江南一帶樹立威信,贏得民心。
朝堂上,皇帝對於西陵家的這個提議,雖然心中有所猶豫,但考慮到江南粟稅之事的確需要一位得力之人前去監管,以確保稅改的順利進行。同時,他也擔憂,若是將二皇子留在宮中,其身體狀況可能遲早會暴露於眾,屆時必將引起朝野的諸多非議。而此時的江南,雨水早已退去,已是一片晴朗之象。
正當皇帝猶豫不決之際,岑思卿匆匆步入紫宸殿,前來彙報江南水災的緩解情況。皇帝見到岑思卿,心中一動,決定藉此機會試探他的看法。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考量的意味:“江南水災已得緩解,正是推行新粟稅的大好時機。只是,朕對派何人前去執行此任,尚有些猶豫。你身為參知政事,有何想法?”
岑思卿聞言,面色凝重,他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深深一鞠,恭敬地回答道:“啟稟父皇,兒臣認為太子乃是此任的最佳人選。二哥素來正直睿智,若由他前往江南監督賦稅改革,不僅能推進稅改程序,還可趁機視察江南一帶,整治貪腐之風,樹立皇家威嚴。此舉一舉兩得,既能解決江南的稅收問題,又能彰顯皇室的仁政與威嚴。”
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他深知岑思卿的智謀,對於岑思卿的建議自然也是頗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