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堅決的道。
朱元璋又看了他兩眼,確定他真的無大礙,這才沒再追問。
告別了朱元璋,李偉回到了工部衙門,開始接手趙俊和薛祥留下的那些事務。
自從趙俊被抓之後,他屬下的那些官吏也陸陸續續的被捕拿審問,如今工部除了李偉自己管轄的這些人損失不大,趙俊所屬的那些官吏就只剩下了大貓小貓兩三隻。
此時這些人也都被李偉招進了自己屋裡,讓他們彙報自己所負責的事務。
雖然聖旨還沒下來,但是這些人在他的“淫威”之下絲毫不敢推託,戰戰兢兢的把所負責的事都交待了一遍。
李偉讓人整理之後,一併交到了他的公案上。
以前不問不清楚,現在全盤接手了他才知道工部的工作量有多大!
大明轄下州府城一百多座,縣城近千,由於多年戰亂,這些城池裡有近三分之一需要修繕,十分之一需要重建。
也就是說他現在要修數十座州府級的大城,重建十幾座,這還沒計算小縣城!
還有各地的官道也要修,水利、橋樑,等等。
除了這些,還要造船用於海運、商貿,雖然朱元璋不允許民間出海經商,但是官方的海貿卻並沒有斷,只是商品種類數量都受到了限制。
李偉將這些事務大概瀏覽了一遍,頓時就一陣頭大。
原本他自己這邊的事他都沒有完全接手過來,像姜守清屯田清吏司的事務他都沒怎麼問過,現在又增加了這麼多工程,打死他也忙不過來呀!
李偉撓了撓頭,沉思了片刻,高聲喊道:“來人!”
門外的差役聽到聲音趕忙小路跑了進來。
“大人,您有什麼吩咐?”
“去隔壁把王傑給我叫過來。”李偉吩咐道。
“好的,小的這就去。”
差役說完,轉身匆匆離開了工部衙門,過了片刻,便帶著王傑走了進來。
“大人,您找我?”
王傑先是恭敬施禮,然後才開口問道。
李偉輕輕點頭:“嗯,上次你帶來的那些翰林的典籍檢討什麼的,他們現在都還閒著嗎?”
王傑聞言,有些尷尬的點了點頭。
上次李偉雖然給出了個主意讓他們去弄什麼洪武大典,但是他們報這些奏報給陛下,得到的答覆就兩字:沒錢!
修書也是很耗錢糧的,除了人員的俸祿,還要收集一些孤本珍本的書籍,那可貴了去了,這事沒錢根本辦不成。
於是這些人就只能繼續幹原來的事,也就是沒事。
李偉臉色一喜說道:“那太好了,你把他們都叫過來,工部現在缺人,讓他們趕緊來應聘!”
“呃,大人是想讓他們補缺?”王傑有些不太理解應聘這個詞。
“對對!就是補缺!”
“好,那我稍後就去通知他們!”
王傑也是驚喜道,這些人都是他以前的同僚,託他的關係找到了李偉,李偉給出了個修洪武大典的主意卻沒能成功,現在又有了這個機會,那自然是大好事。
李偉這裡忙著組建新班底的時候,張宗藝、趙本等一群文臣卻是樹倒猢孫散。
張宗藝是刑部尚書,朱元璋自然不會將趙俊的案子交給刑部來審,而是直接交給了大理司審刑司,由新上任的審刑官審理。
趙俊貪贓之事證據確鑿,審刑司直接判了他抄家斬首,在審訊的過程中,趙俊自知必死無疑,對所犯罪行也沒有隱瞞,全部如實交待。
但在此過程中,他死命的攀咬孫建,把他犯的罪行著重講明,審刑司自然不能視而不見,很快就把孫建也給抓了起來。
孫建入獄後,所有人的目光都關注到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