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2部分

的走私船隊駐在金山衛南的灘滸山上,此處海島較大,即便漲潮也不會全部淹沒。故而韓家在其上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即便官軍發現想要圍剿也不太可能輕易得手。

和其他走私海貿的家族一樣,韓家的船隊一樣有兩人負責。大略由韓遵的親信韓綸制定,出海走私遇到突發情況則由浪人織田惠郎決斷。這樣既保證了這隻船隊對韓家足夠的忠誠,又能夠保證船隊一直高效的出海走私。

得到韓遵的命令後,韓綸便和織田惠郎商議了登岸劫掠的方案。

織田惠郎覺得此舉過於冒險,可這畢竟是韓家家主韓遵的命令,他也不好違抗。

當初他和幾名同伴遠渡重洋來到大明松江府,走投無路之時便是韓遵收留了他。

“織田,如果我們從拓林登陸,避開金山衛是不是好一些?這樣就可以直奔南橋碼頭。”

王綸對松江府的地形極為清楚,他明白貢布要想運送到京師就必須在南橋碼頭裝船,只要他們能夠趕到南橋碼頭就有很大可能截獲貢品。

唯一的問題是官軍會不會設下埋伏,等著他們上鉤。

織田惠郎抿著嘴唇,默然不語。

他並不喜歡多說話,比起嘴上吹噓,他更習慣依靠手上的那柄刀。

良久,織田惠郎才嘆息一聲道:“如果真的要去,也只有這條路可走了。不過我需要你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兩處衛所的官軍不會主動出擊。”

王綸點了點頭道:“這點織田你大可放心。南橋在金山衛和青村中前所之間,屬於轄區重疊處。在我們大明有一句話叫‘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有重疊便有扯皮,沒有人會爭著搶著去巡邏管理這一片區的。唯一的武裝可能就是南橋碼頭的小股軍隊了,但那也只有幾百人,根本不足為懼。”

織田惠郎長長吐出一口氣,面上露出輕鬆的神色。

“這樣便好,我倒不是怕大明官軍,跟他們打了這麼多年交道,他們的實力我還是清楚的。我怕的是暴露東主的身份啊。”

織田惠郎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韓家的這隻走私船隊,船員並不都是浪人武士。實際上,整隻走私船隊只有十幾人是浪人真倭,其餘一百多人都是韓家的家僕。

這些家僕都是在官府登記備案的,一旦被人看到樣貌很可能會給韓家引來大禍。

“恩,織田的話有道理,故而我們這次只要截獲了貢品便立刻返回,衛所官軍肯定反應不過來。這樣只要上了船,他們就望塵莫及了。官府沒有證據,即便看到了幾個韓家家僕又如何?總不可能拿著畫像去韓家找老爺興師問罪吧?”

在韓綸看來,衛所官軍都是一群慫包軟蛋。他們對大海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只要見到那深藍泛黑的海水,這幫官軍的腿肚子就會打顫,根本不可能乘船追擊的。

“好,既然如此,我們便按照計劃明日一早乘船從灘滸山出發,登陸拓林,直取南橋!”

織田惠郎也是一個爽利的性子,一旦做出決定就不會拖拖拉拉。當初韓遵正是看中織田惠郎的性格,才會把走私船隊交到織田惠郎的手上。

。。。。。。

。。。。。。

翌日清晨,天剛矇矇亮,韓家在小島上駐紮的一百多人便都跳上小船朝對岸劃去。

之所以沒有用出海走私的大船,是為了不輕易暴露目標。

他們的目的明確,沒有必要在劫掠貢品的過程中暴露自己。

一百多人乘著十艘小船迅速向對岸靠近,由於今天海上起了大霧,本就很小的目標更不容易被發現了。

織田惠郎和韓綸同在一艘小船上。

韓綸神情輕鬆不時捋著鬍鬚,織田惠郎卻是愁眉緊鎖,右手緊緊握著倭刀的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