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者不買賬,那麼外商也有權不進貨的。
好在大明皇家紡織公司,除了注重產量之外,更是牢牢的把握質量關。不能為了貪圖小利,而砸掉了大明皇家的品牌!
“李桑,上一次1000匹‘皇家布’,在日本江戶等地,風靡一時呢。可惜,每月僅能供貨1000匹,實在太少!”小林惠略帶迫切的語氣的說道,“如果您能夠提供更多的貨物,有多少我們都能吃進多少。。。。。。。”
“小林桑,你這就是不厚道了。咱皇家紡織公司的訂單,積壓了20萬匹,但是每次都優先供應給你。”李慎之稍微不滿說道,“葡萄牙商人,給出每匹1。2兩的高價,我也沒有見利忘義,將貨物賣給他們!”
小林惠更是連連鞠躬道:“我們小林會社,也可以將進貨價提高至1。2兩!”…;
“嗯。。。。。。。”李慎之心中卻是回憶從鄭家打聽到的訊息。
大明皇家紡織公司的布匹,在日本市場以“皇家布”的名義銷售,受到幕府的官員,以及大名、武士的瘋狂熱捧。
由於,大明與日本之間曾長期維持朝貢,雖然此時朝廷已經停止了近百年,但是日本很多人心目中還是視大明為天朝上國。
能夠穿上國進口來的布匹已經是榮耀了,更何況還是上國的“皇家”用的布匹?
由於“皇家”的品牌,給日本消費者產生了美妙的誤會,認為這是大明皇家所用的貢品。‘皇家布’在日本市場已經賣到了30兩銀子一匹,依然是供不應求。
其中,幕府將軍更是直接令人買了100匹,一部分自用,另外一部分賞賜給親信。連日本幕府將軍,也購買“皇家布”。底下的大名、武士之類的特權階層,自然也是熱衷於搶購。
李慎之笑道:“這次可以供應3000匹,以後會逐漸增大產量!”
小林惠聞言又道:“布匹的質量還是上次那般優秀?”
“當然!咱大明皇家紡織公司有獨特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合格的布匹,只會銷燬,也不會流入市場中銷售!”李慎之有點驕傲的宣佈。
“難怪‘皇家布’每匹都找不到瑕疵!”小林惠讚譽道。
“對了,小林桑為了增加產量,皇家紡織公司增加了大量人手,添置了不少的廠房和機器,所以資金鍊比較緊張。所以,公司決定必須提高定金的比例,才更優先獲得貨物。。。。。。”李慎之沉吟一番說道。
“只要能夠拿到更多的貨,我可以預先支付1。2萬兩的貨款!”小林惠笑道。
利用外商的定金,加速公司的發展速度,這是大明皇家紡織公司的一項主要的經營策略。作為獨立經營的實體,皇家紡織公司進入正軌後,總顧問衙門便很少會主動的輸血。相反,等到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還要向總顧問衙門上繳利潤的。
正是因為紡織公司要自負盈虧,所以,整個公司的管理層,也是想出各種的經營策略。其中,讓客戶主動預付訂貨款,也是一大戰略之一。
李慎之點頭道:“1。2萬兩算作50%的貨款訂金,下一趟過來,支付另外的一半貨款,我給你2。4萬匹布!”
“拜託了!”小林惠不由喜上眉梢。
第五十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
事實上,中國普通的棉布,運輸到日本市場,已經能夠賣到2兩銀子一匹,利潤率達到100%!
而皇家布,按照日本市場實際的售價,利潤率則達到3000%!
當然了,這筆錢主要是被商販賺走了,而不是被廠家賺到手。大明皇家紡織公司本身,只追求“合理利潤”,比如10%~100%以內的皆算是合理利潤。超過了100%的利潤這屬於暴利,在大工業時代,真正能夠長久賺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