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零七章 故宮博物院,央視記者採訪!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院長吳為民,華夏國畫大師黃勇玉、楊武龍在待客廳迎接趙辰。

吳為民很是高興。

“趙大師,您看《山河圖》成績這麼好,你有沒有想過再畫一幅出來。”吳為民直接問道。

自從趙辰的山河圖在故宮博物院展覽後,展廳就異常火爆。

華夏山水畫領域的大師、學院老師、民間國畫愛好者,幾乎都過來欣賞過這幅當代最頂尖的山水畫。

而且,欣賞過後,大家的評價都非常高。

所以,《山河圖》已經隱約成為華夏現代山水畫的代表之作。

“院長,我現在沒有準備好,再畫一幅的話,不可能畫出這樣的神韻,可能還需要些靈感才行。”趙辰直接回道。

其他幾人都是點點頭。

大家心裡都清楚,藝術創作有時候是驚鴻一瞥,在某個特定時間、特定情況創作出驚世駭俗的作品。

想要再複製這樣的成功,很難。

不過,趙辰已經達到另一個境界,那就是他如果想畫的話,透過長時間的積累,是完全可以達到這個狀態的。

不過,幾個月的準備時間,對現在的趙辰來說,有些漫長。

“確實,聽說為了這幅畫,你從材料,再到逛山,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確實不容易。”

“當年王希孟創作出《千里江山圖》之後,再創作第二幅畫也花了半年以上的時間。”

吳為民點點頭。

接著,吳為民又向趙辰說了另外一件事。

對吳為民來說,趙辰這樣的大師來故宮一趟實屬難得,能用上自然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

吳為民又道:“趙大師,還有一件事,我聽說最近傳統手工藝協會批了你的國家級官窯瓷藝術大師的身份,恭喜啊!”

“謝謝。”趙辰客氣回道。

“正好,我這裡有一套南宋官窯瓷瓷器,有兩件瓷器稍有磕碰,你看能不能修繕一下,正好央視3套最近想來這裡拍修復文物專題,事情剛好湊一起了。”

聽到這話,趙辰頓時來了興致。

“南宋官窯瓷文物?產地是哪?我能先看看是什麼嗎?”

吳為民回答道:“正統修內司官窯出品,是一個葵瓣洗,還有一個旋紋瓶,還有一個盞託。”

“葵瓣洗?是八瓣葵花式的筆洗吧,片紋交織如網,足底邊沒有釉,露出黑色的鐵胎。”

“旋紋瓶,瓶子頸部到腹部應該有7道旋紋,釉層比較肥厚。”

“盞託一定是冰裂紋片,釉色比較瑩潤。”

趙辰如數家珍,直接回道。

吳為民神色一驚,道:“呼,厲害啊!有兩件展品可從未展出過,這你都知道。”

聞言,趙辰只是笑道:“見過圖片,所以瞭解。”

“那趙大師,過去看看能不能修?”

“沒問題,我研究一下。”

接著,吳為民帶著趙辰來到儲存瓷器的地方。

瓷器都是在恆溫的密閉房間儲存,規格很高。

看到這些熟悉卻又飽經滄桑的瓷器,趙辰心裡一陣激動。

這些古董瓷器,確實出自修內司官窯。

官窯的作品幾乎都是制式生產,所以,細節他都非常的瞭解。

眼前這幾件南宋官窯瓷器,每一件都價值連城,價值數億甚至以上。

這都是真正的好寶貝。

趙辰戴上無菌手套,捧起一件瓷器,小心翼翼的打量著。

博物館負責修繕、維護官窯瓷的研究員在旁邊看著,他們既崇拜又興奮。

趙辰可是唯一的國家級官窯瓷藝術大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