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徐子陵起身告辭。李世民也不願多留,此人分明是女子,卻對天下大事知之甚詳,這會欲問他為君之道,故稱有事,朋友已離,不再久留於此。秦川勸留,李世民只是謙和的笑了笑,他日再遇再言不遲。

踏出酒館,李世民聽見身後一聲輕嘆,眉頭驟然緊蹙,未曾回頭踏步離去。路上,身後僕人跟著,李世民憶起那日孔先生留下的話,徐兄弟稱秦川為佛門中人,其未否認。

丘尼涉政,國之必失。孔先生那日意有所指得便是這秦川?一個女子,竟不請自來,問他為君之道,當真是另有圖謀,謀得是這天下?不,許是他想得太多,但此人不得不防。

師妃暄先拜見過李元吉,此人好色之徒,城府極深,不宜為君。轉而跟隨李世民,聽得其一番內心言語,本以為尋得天下明主,誰知其言語溫和,卻疑心至此。此人有才,卻不信他人,他日若為君主,恐聽不進臣之善言,失去資格。如今只能去拜訪李建成,人言其千般不好,唯有親眼見之,聽其話,才可定奪。

“大公子!府外一位名曰秦川之人,拜見公子。”一位僕人急忙跑入大廳。

抬頭,李建成激動道:“高人不愧是高人,快!快去請此人進來。”

“是。”

目光落回書上字跡,李建成眼中閃爍著異樣光芒,按高人信箋上所寫,定能得太子之位。

“李公子,秦川有禮了。”師妃暄輕點了下頭道。

李建成提手合上書,溫和道:“秦公子不必多禮,坐。”

師妃暄坐定,視線落在李建成案上之書,《論語》。此乃儒家經典,人之品格,政治理念從中皆受益匪淺。難以相信連自家兄弟也不曾看好之人,會讀此書,可見此人未必如傳言中所說。既在此時不忘讀書,怎會是昏庸之人,另一個煬帝?

且與她之前所看好的李世民一比,兩者態度截然不同,前者不願與她過多相談,對她心存芥蒂,卻又口是心非。而眼前之人,聽陌生之人拜訪,卻如何熱情好客,禮數週道。之前人言,現今卻在師妃暄見其人後,大為改觀。

“不知秦公子是何人派來?拜訪所謂何事?”李建成微笑道。

師妃暄瞭然,這李大公子也是謹慎之人,道:“秦川只是想問李公子一個問題?不知公子可否答之?”

知他定會說此話,李建成仍露出疑惑的神情,點頭答:“若是建成知曉,三個問題又何妨。”

“公子喚在下秦川便是,秦川前來想向李公子請教為君之道。”師妃暄緩緩道。

果真與信箋上所說相似,李建成內心一陣興奮,面上卻謙虛道:“敢問公子為何問這個問題?建成方答所想。”

“只是個問題罷了,何必知其因。當今天下仍處紛亂之時,李公子之父雖入長安稱帝,卻也未平天下之亂。待大亂之後,李公子認為該如何實現大治?”師妃暄淡淡道。

“戰爭紛亂,苦於民者。待天下安定,戰亂無存,民生為國之根本。為君者,自身行節儉,思政首當以民為主,不可再行前朝奢華,除去害民之策。輕賦稅,予民之便,與鄰邦修好,減少戰亂,還民太平天下。”李建成嚴肅道,其神情似真為天下百姓所想。

師妃暄點頭,李建成所答全然為民所想,這番話一出,竟與外人言,予她之感判若兩人。慢慢起身,二人說了幾句,師妃暄離去。

凝視著秦川離去的背影,如高人所說,秦川問過後會立刻離去,可他想要的答案沒有得到,眉頭緊蹙,心中略有忐忑不安。不知站了多久,李建成嘆了口氣,他不該懷疑高人的才華,等等吧!踏步出了待客廳,依高人指教,他只帶了兩個僕人前往洛陽,爹不知情。二弟同身處洛陽,不可與他相遇,落下口舌,必須儘快回長安。

翌日,洛水扁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