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部分

他總是選擇戰鬥之中一些驚險和精彩的片段來講解,總算是能夠把場面應付過去。但這次不行了,雙方的戰鬥精彩紛呈,幾乎沒有一瞬間不精彩,沒有一招一式不驚險,他根本就沒辦法在其中挑選精彩橋段來講解。

左思右想之後,隋雄一以貫之的作怪精神發作了。他乾脆不管雙方的戰鬥,隨便從記憶裡面挑選出了一片《出師表》,背誦了起來。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咦?他在說什麼?”

觀眾們議論紛紛,不明白這位雖然喜歡胡言亂語卻至少還略微有點靠譜的解說員怎麼說起了誰也不懂的話語。

也有施法者給自己用了“通曉語言”,試圖聽懂隋雄的話。然而通曉語言這個法術只能讓他們理解隋雄說話的意思,《出師表》裡面的一個個典故和整個文章的背景,是沒辦法透過這個法術得到的。所以他們也聽得似懂非懂,一臉茫然。

有人向身邊的施法者詢問究竟,他們只好回答“我也聽不懂”。

“還有通曉語言都聽不懂的話?莫非是什麼高深的魔法語言嗎?”

“不是……話聽得懂,意思卻很難理解。”一個年輕的法師向自己身邊的朋友解釋說,“他說的是一個國家的老國王死了,年輕的新國王做事不怎麼靠譜,國家目前也有點糟糕,大執政官要帶著軍隊出去遠征,和這個國家強大的敵人戰鬥——似乎這戰鬥還有什麼背景,但我沒聽明白……現在大執政官在回憶他當年和老國王認識時候的事情了,他說‘當年我還是個平民,先王提拔了我,我也很努力地做事’——具體什麼事不是很清楚,沒聽懂,‘……從那時到現在,已經二十一年了’。”

“……這跟比武有什麼關係啊?”他的朋友抱怨。

“或許是我法術水平有限,解讀錯了。”年輕的法師很不自信地說。

類似的對話,發生在觀眾席上的各處,不知道多少人都十分納悶,不明白解說員究竟在幹什麼。

《出師表》並不長,縱然化身解說員的隋雄儘可能用抑揚頓挫的緩慢語調來朗誦,也只說了一會兒就說完了。

而這個時候,利維和蘇掣爾的戰鬥還在激烈地進行著,雙方的速度沒有半點下降,戰鬥的驚險和精彩程度也沒有半點變化。

解說員想了一下,嘆了口氣,又開始背誦《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這次他說的是什麼?”

“他在講景色,很美麗的景色。”

“他是吟遊詩人嗎?”

“……仔細想想,應該是吧。”

“可是景色和比武有什麼關係呢?”

“……大執政官要出征,跟比武難道有關係嗎?”

天空中,知道解說員真實身份的“慶典少年”維耶忍不住好奇地問:“你這說的都是什麼啊?前一篇感覺很有英雄史詩的風格,後一篇對於景色的描寫堪稱經典……可這種語言我聽說都沒聽說過。”

隋雄乾笑兩聲,說明了原因。

當大家得知他純粹是沒辦法講解了,才幹脆找了幾篇文章來湊數,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完了,維耶就詢問這些文章的出處,想要得到更多這樣的文章。

祂雖然不是文化之神,可神力領域裡面也有文化藝術,對於文藝也充滿了熱愛,對於精彩的文章和經典的著作,祂既然遇到了,就沒有放過的道理。

隋雄想了想,告訴他:“這些文章都來自於一個異界的文明,具體要解釋起來非常複雜……我實在沒辦法詳細地說明。”

“那麼……可以教我那種語言嗎?”維耶退而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