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糧食的訊息很快便蔓延到了全城,在一個農耕國家,還有什麼比耕種更重要的事呢。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儒生,摸著鬍鬚看著水洩不通的順天府,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道:“若此事為真,那以後“五穀”可就變成“六穀”了,這才是大功業呢。”
“老爺,這裡人多,要是衝撞了您可就麻煩了,要不咱們還是回客棧吧。”老僕擔憂的說道。
老儒生擺了擺手道:“無妨,這次老夫興致來了,想來京城見見故人,沒想到剛到京城便見到了如此盛景,真是不虛此行啊,走,你隨老夫進去看看。”
“老爺,這麼多人,咱們進不去啊。”
“笨蛋,咱們可以走後門啊,伍文定那小子還能把老夫攆出去不成?”
此時,安民宮內,朱載圫震驚的問道:“你確定是劉健進京了?”
谷大用苦笑一聲回道:“千真萬確,近幾年劉老學士遊興大發,經常出遊,這次不知為何?就突然出現在了京城。”
“一個老頭子,你們都盯不住,要你們何用?”朱載圫怒斥道。
“主子,劉老學士倒還不算什麼,關鍵是他身邊的那位老僕來歷非凡。”
“哦,你不會告訴朕,那個老僕是一位武林高手吧?”
谷大用連忙點頭應道:“主子英明,此人正是一位高手,此人名叫鄭散,出自九重門,當年劉老學士被劉瑾陷害,貶官回家,先帝爺怕劉瑾對老學士下死手,特意從九重天派去了一位高手。”
“這麼說來,謝府也有這麼一位高手了?”
“之前是有,但在四年前過世了。”
朱載圫聽罷不禁長嘆一聲道:“父皇宅心仁厚啊,這一點朕遠遠不如矣。”
就此事而言,朱載圫確實也要給自己的便宜父親點個贊。
劉健、謝遷雖然與其政見不和,但朱厚照還是護了他們一世周全,僅此一點,便強過了許多刻薄寡恩的君主。
朱載圫乾咳一聲道:“現在鄭林去了山東,安排寶船下海一事,九重門那裡朕給你手令,先去調幾個人來,讓他們負責保護老學士。”
“諾,主子。”
“等鄭林回來,這幾個九重天的人就併入你們錦衣衛吧,你看看你們這副德行,十幾個人盯不住兩個年近九旬的老人,說出去朕都替你臊得慌。”
“多謝主子。”
其實關於九重天的一些秘辛,朱載圫也不是很瞭解,朱載圫只知道鄭林每年都會從宮裡選拔那些年幼的太監進入九重天,至於訓練方式、那些人又去了哪裡?朱載圫是一概不知。
雖說如此,但朱載圫對九重天還是無比信任的,因為這是大明朝的最後一把利刃……
順天府府衙內,伍文定也正在犯愁,這來看新糧食的不少,但卻沒幾個人往家拿。
大明的百姓是這世上最聰慧的一群人,也是最固執的一群人,五穀傳承了數千年,哪怕總是鬧饑荒,他們也不敢用新糧代替五穀。
對於官府的話,百姓們普遍的觀點,便是聽一半信一半。
官府把新糧誇得天花亂墜,但誰也沒種過啊,萬一種下去,到明年顆粒無收,那可怎麼辦?
就在伍文定一籌莫展的時候,衙役來報,說有兩個老賊橫衝直撞的闖了進來,拿著新糧食的種子就要跑,大家都不敢攔。
在大明,老人們都很受尊重,可見官不拜,犯法都可網開一面。
伍文定聽罷大怒,真當自己這順天府是菜市場了,別管是誰,今日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難逃一頓板子,更何況是兩個老賊了。
伍文定氣呼呼的來到前院,看清來人後,面色大變,連忙諂媚的上前一步說道:“老學士,您怎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