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以復加。總覺得皇上此舉,是衝著她來的。
但不管怎麼緊張,該來的總算來了。
愉妃在宮裡直唸佛,好歹大家都一樣,她的五阿哥終於不那麼特別了。
而皇后病急亂投醫,不僅把佟氏往前推,還把之前那個惹事的戴佳氏推給了皇上。這姑娘比佟氏年輕,比佟氏鮮嫩,比佟氏長的不知道要好多少……這樣的美人,乾隆哪裡有拒絕的道理。
不過這點事在京城裡每日都有新鮮變化的氛圍裡,並沒有多少人關注便是了。等再次關注到這個女人,那都是五年之後的事了。
一晃五年,是乾隆二十二年。這一年一入冬,天氣驟然的冷了下來。京城這地界,滴水成冰,雪卻一直也沒下來。
可哪怕天氣再冷,京城裡也是熱鬧非凡。更因著農閒了,周圍的百姓都閒下來了。有事沒事的,都愛到進城裡來轉轉。如今不同以往了,街上幾乎是見不到叫花子的。叫花子們如今都有地方去了。還記得原籍的,朝廷幫著送回原籍,有公養田,一個人畝地不等,分出來一畝種上紅薯,基本保證是餓不死人的。多出來的或是種點細糧,或是菜蔬,便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也餓不死人。不記得原籍的,都去關外,那裡分的田地更多。過的日子現在都差不多,餓不死人,但銀錢還是沒有——大部分人家肯定還是窮,兜裡摸不出個銅板來。
但這也得分在什麼地方。就像是京城附近,可以說是相當的富了。修路的從京城開始修起,往四面八方延伸。只要有富餘的勞力,儘管去。身強體健的,還能長期幹。登記造冊,月月有固定的銀錢拿。不富裕吧,但養活妻兒老小還是行的。真要是遇到意外,給的補償也豐厚。因此,周圍好些人家都樂意去。男人出去做工了,有時候三兩月都不見回家的。女人們在家不敢農活也不行。孩子們都有義學可以上。雖說是三年,但這三年之後還能往上考的。縣裡有更高的義學,州府更高。在州府若是學的好了,還能往京城考。但若是出門做工的話,上過義學的人家就更樂意要一些。所以,有些錯過了入學的年紀,都十四五了,都賴著非去聽聽不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