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明白聖意,只是……三位欽差,一位是兵部主事,還有一位是當朝的成國公,官職地位都遠在我上,為夫於公於私,都該攘助楊大人才是,可是恐獨木難支呀。”
歐陽氏嘻嘻笑道:“我的好夫君呀,皇上若有意為楊大人開脫,豈會選中你來主導此事,說不定人家那位國公爺和兵部主事早已得了皇上秘諭了,你和楊大人有舊,朝中知道的人可不多。但是皇上有錦衣衛、有東廠、西廠,聽說那些探子無孔不入、好生厲害的,皇上能不知道麼?選取你出來,只是為了堵那些大臣的嘴罷了,這一趟呀,我看你只要裝聾作啞、扮個泥胎金菩薩,就算合了聖意了。”
“泥胎金菩薩……”嚴嵩也覺得妻子說的甚有道理,只是忽地想到皇上用他,原來只是因為他與楊凌有舊,並非對他有所青睞,不禁有點悵然若失,那種猜明瞭聖意的喜悅,頓時也就淡了許多……
…………
午門外,欽差儀仗已然列隊齊整,王守仁、嚴嵩彼此不熟,見了面攀談兩句,便各懷心思站在那兒候著成國公朱剛。
如今情勢,帝陵遷則賦稅加、百姓苦而社稷不安,昔日方孝孺為持正統誅十族而不悔,如今我王家為江山社稷又何惜此頭號?”父親王華的話又在耳畔響起,王守仁想起那個計劃,心中不覺有些緊張。
他自幼好兵尚武,可是還從不曾上陣殺敵,親歷斯殺。而今日要做的事,無異於火中取粟,要冒著天大的風險,一旦事敗,謀劃此事的李東陽、王華滿門都有被抄斬的可能,以王守仁的定力,想及此事也不禁心中忐忑。
若要不加稅唯有不遷陵,若想不遷陵唯有證明金井不曾被人動過手腳,李東陽無奈之下,請來摯友王華,曉以國家大義,與他定下了一個險計:“瞞天過海調包計!”
金井井有條的土樣現存於禮部,而王華是禮部僅次於王瓊的最高長官,雖然這金井土壤看管甚嚴,但以王華的身份想要調包至少有七成把握。
最難的卻是王守仁,他是王華之子,同時也不是個迷信風水的酸儒,李東陽料定由王華出面必可勸得他共謀此事,但是難就難在勘陵欽差有三人,而並非王守仁一個,想要一手遮天換掉泰陵取回的土樣可就困難之極了。
李東陽與王華商議,要王守仁見機行事,隨身攜帶一包土壤,待取了帝陵金井土樣後,找機會將土樣換掉,然後通知暗中跟隨的府中親信家人,由家快馬趕在他們前邊回報李東陽、王華,二人只要一聽到王守仁得手的訊息,立即趕赴禮部由李東陽纏住王瓊,王華負責換土,而帝陵所在又不遠,當日便可往返,時間上也未必那麼從容。
所以王守仁的任務不但兇險,而且極其艱難。但帝陵內情形到底如何,就連李東陽、王華這樣博學的才子也不甚瞭然,那時既沒有帝陵可供參觀,更沒有帝陵的圖紙供人參研,李東陽能臨時想到這個點子,已是急智,實在無法制訂更詳細的計劃了。
王守仁想到這兒不禁嘆了口氣,成國公一門忠烈,自洪武朝至今,已有三位國公死後封王,聖眷極隆。這一代的成國公年紀雖老,人卻不糊塗,是個老人精,王守仁可不敢保證能在他手裡做手腳。不過老國公若是不肯放水,成功的希望就渺茫之極,就是眼前這位瘦竹竿兒似的翰林,觀其言行舉止,似乎也不是簡單人物。
王守仁想到這兒不禁扭頭瞧了嚴嵩一眼,不料嚴嵩也正偷眼瞧他,兩人目光一碰,立即各自心虛地飄開,各懷鬼胎打著自己的算盤。
就在這時,一頂八抬大轎吱悠吱悠地來到午門,後邊跟著八名侍衛,轎子落地,管家一掀轎簾兒,扶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身著蟒袍、腰束玉帶,走起路來一步三搖、顫顫微微,王王守仁見了不禁大吃一驚。
今年過年時他還曾隨父親去看望過這位老公爺,當時朱老公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