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我是中國人
舍利畏這樣的精神中國人還是少數的。
但是舍利畏的出現,給了虞醒的靈感。
感謝老祖宗留下的豐厚的文化遺產。
中國是這一片大地上最繁華的地方,中國是文化的制高點,中國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詞。甚至遼國的達官顯貴在自己的墓室之中許願,希望來生託生中國人。
舍利畏這種出現,並不是偶然。
而且老祖宗開放大度的觀念,也與後世血統民族論完全不一樣的。
中國人是一個文化概念,不是血緣概念。
化夷為夏,從來是歷代中國人一直在做的事情。
是的,西南的夷人,沒有必要為南宋之亡,與韃子打生打死,但是作為一箇中國人,怎麼能忍見我中國衣冠淪為夷狄,自然要相率我中國豪傑還我河山。
這就是文明的威力,文化的威力。
虞醒在臺上,也明顯感受到了漢人與當地夷人之間的隔閡有些鬆動了。
對於當地夷人來說,他們對漢人其實一直有牴觸的。不管阿濟是什麼樣的人,總算是自己人。甚至與很多人沾親帶故。外人對他們再好,心裡還是有一個疙瘩。
這也是為什麼,虞醒要拿姜子牙作為切入點的原因。
姜子牙是中國人,毫無疑問的。但是虞醒強調了,他炎帝之後的身份,似乎他的身份就有了中國人與羌人雙重屬性了。而虞醒在講封神榜,可以淡化了現實的元素,強化了神仙的元素。
讓他們與部落民那種萬物有靈,神神鬼鬼的價值觀儘量切合。更讓這些人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漢人,其實也是一大部落,還是他們的遠親。
這個概念一形成,他們對漢人的牴觸,就不自覺地消減了許多。
只是,他們不知道,虞醒想要達成這個效果,為了這一節課準備了多少。
虞醒更是趁熱打鐵,說道:“今天第一節課,多得也不教,就教幾個字吧。”
隨即虞醒讓人推過來黑板,他在上面寫道:“我是中國人。”
下面所有孩子,拿著樹枝在地面上,一筆一劃,跟著虞醒學習這五個字。
張雲卿似乎忽然回到了很多年前的下午,讀著很多人讀過的詩詞:“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中國,是一個讓懂得的人,願意為之去死的詞。
喬堅眼睛溼潤了。他心中暗道:“好狠毒,吳起為士卒吮瘡,士卒為之赴死。今日公子,讓這些孩子想當中華貴胄,恐怕也要用一條命吧。”
“不過,如果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寫中國人喬堅。而不是蒙古治下四等人喬堅。其實也不錯。”
隨即,喬堅心中一激靈,好像也被感染了。
虞醒的內心之中,卻比張雲卿與喬堅冷靜得多。
對,張雲卿與喬堅,已經將他的想法分析得七七八八的。這是他的用意所在,他需要一個可以令整個西南所有人身份認同的概念。否則,雲南各地夷人眾多,僅僅糾結於漢人與夷人之間,很難形成合力。
必須用更高一層的概念進行整合。
這也不是他第一個這樣做的。
太史公司馬遷,將匈奴定義為夏之後,是因為匈奴真的與夏朝有那麼一點聯絡嗎?
只是,虞醒更知道,要做到這一點,不僅僅需要一個故事,一個高大上的概念。而是需要實惠。
於是虞醒講了這一課之後。第二個講課的是阿七。
阿七站在高臺之上,看著下面的無數對眼睛的注視,一瞬間口乾舌燥,他看著虞醒雙手抱胸,看向自己,一瞬間有一種安心的感覺,結結巴巴的說道:“我今天要講的是蘑菇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