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福所倚嗎?有大禍必然就有看不見的大福。這不是純粹的兇悍功法,只有真正理解奧義,才能不往偏路上走。
無情劍的修煉,根本就是一個失敗的體現。如果他一味體會大禍無情,而不體會到大禍大福,必然無法成就仙神!
“哼哼……先有《周天星辰訣》直指浩瀚繁星,再有《大禍星絕》體悟大禍之星,兩者之間不知會有什麼玄妙變化呢?”
此時此刻——聞一鶴心頭升起一試的衝動!
收起玉片,起身。對著薛玲瓏道,“走,跟我離開這裡,我要到山巔去一趟。”“現在嗎?要不要跟唐老先生打個招呼?”
“不必了。我要試驗一下某些東西。”
“噢——”
兩人挽手離開了靜室,外頭星光璀璨的,一幅漫天神迷的色彩。實在是天助聞一鶴,欲捕捉星辰,必要需要星辰大亮的時刻才行。
現在時機,恰恰符合。
首發。
第九十一章 大禍符文
夜晚,聖儒山是不對外開放的。**。像聞一鶴這樣,夜晚還能被停留在聖儒山上是屈指可數的。出了聖儒宮大殿後,聞一鶴都能感覺得到,整片聖儒山籠罩的空間中,精氣流動活躍,顯然是同一時間內,不少人在修煉。
與此同時,都還能隱隱約約,聽到一絲細微的讀書聲。聲小卻威嚴正氣。早先曾聽說,儒家講究內聖外王。儒家先代傳下的功法中,有許多是如同佛家功夫一般的,需要求得內在精神飽滿的。
佛家有“念禪”,誦讀經文,以求精神內斂,鼓動神魂。而儒家也有“誦義”,在專注讀書之中,將人體本身精氣神連成一線,匯聚精神!先要有內在精神的聖道,才能有外在力量的王道!
雖然有些好奇,想親眼看看聖儒山弟子的修煉。不過,還是明智地壓了下去。窺探別人修煉,那是一個大忌。
況且,現在聞一鶴自己還有他事。
在宮殿群落之後,找到了一片開闊的山頭。仰望蒼穹,目光開合。可以感受到頭頂蒼穹星空中的星辰精氣灑落。
就是這裡了,聞一鶴打算在這裡試試《大禍星絕》。囑咐薛玲瓏到一邊上去看著,便開始了具體行動。
“大禍,大害也,神不福也。天下之禍,源於大禍,大禍之巔,無情之巔,及之所至,絕性人間……”
盤膝肅然,《大禍星絕》的經文,在腦海中清晰地閃過。對於凝丹境界即將靠近中期,且神力充足的聞一鶴來說,記憶力那是十分的清晰的。
整篇經文,一共九百八十七字,字字珠璣。仔細閱讀兩遍之後,便能夠在心頭有一個清晰的展現。
腦海中,甚至隱隱能勾勒出一絲淺淡的意境。四方周天,三百六十五道星辰似乎一下子都明朗了,清晰地降落凡塵,漂浮於頭頂,隨時等待聞一鶴對星辰精氣的攫取!
聞一鶴心頭不斷地誦唸《大禍星絕》經文,在誦讀之間,字裡行間便有一絲絲大禍奧義閃掠而現,由晦澀難明,開始變得靈光浮現。
靈光先是一縷一縷的緩緩冒出,緊而匯聚成了千百道。千百道靈光組成一團,那就是朝晨的太陽,東方的旭日,光芒萬丈。
所有的精神,瞬間都被凝成了火熱的一團。在這樣的狀態之下,似乎天地之間一切的奧秘都無法再對聞一鶴隱瞞。
雖然只是假象,天地的奧秘,無窮無盡就算是上古的神仙現世,只怕也不敢妄稱瞭解天地一切奧秘。
對於現在的聞一鶴來說,假象就夠了。假象促成無窮的信心,心神坦蕩,靈境剔透。抽絲剝見,奧義便能逐漸清晰。
揪住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聞一鶴身軀微微一震。
只覺得周天星辰中,三百六十五顆中的一顆,格外的明亮。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