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想著,我也在車子的顛簸中,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一覺醒來,已經是下午一點多鐘光景。我們已經到了省城。阮途安排早上在清水河一役受傷的十幾個兄弟,去往醫院救治。好在都是輕傷,並無大礙。
按半仙的意思,目前已經到了關鍵時期,艾龍和恭力隨時會率大批人馬返回關外,要抓緊一切時間探查。
雖然又困又乏,好在上午大家在車裡迷胡了一覺兒。隨便找了個小飯館,簡單用過午餐,一行人便直接前往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後金,天命十年),是努爾哈赤的後金勢力剛剛崛起時,為保江山龍脈而遷都瀋陽時修建的。原名盛京宮闕,後稱奉天行宮。後金努爾哈赤以此為據點,北征蒙古,西征明朝,南征朝鮮,攻守兼備,進退自如。公元1644年(清,順治元年),滿清遷都北京,瀋陽故宮就成為&ldo;陪都宮殿&rdo;。從康熙現在的故宮,全名叫做瀋陽故宮博物院,做為一個景點對遊人開放。
看看時間已經是下午二點半鐘,遊客並不多。
我感覺一行三十幾人的隊伍,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出於防止意外、確保安全的考慮,我讓阮途和十名手下留在門外,暗中做好警戒。我和半仙帶十名手下為一隊,&ldo;漠北雙雄&rdo;兩人分別帶五名手下,在我們身後保持一定距離,好以防萬一,並相互呼應。
阮途讓手下買好了門票,交給我們後,便和手下分散在停車場和門口附近。
我和半仙、&ldo;漠北雙雄&rdo;分別僱了三個導遊,三支隊伍裝做互不相識,前後走進故宮博物院。
剛進故宮大門,我便接到訊息,屠龍手孔雲龍、趕屍人湘西童度分別帶著手下,已經趕到省城。
&ldo;這兩人來得真是時候!若是早來一天,也能出出力!&rdo;我頗為無奈地說道。
&ldo;讓他們在賓館休息吧。&rdo;半仙笑著說道。
瀋陽故宮建築佈局分為三路。東路為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和永福宮等。西路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
我們沿著東路走,隨導遊先來到大政殿。
&ldo;大政殿在清代俗稱&l;八角殿&r;或&l;八方亭&r;……&rdo;導遊刻板地背誦著解說詞,我們卻仔細地檢視著格局與細節。雖然已時隔幾百年,又歷經戰火,但仍不肯放過哪怕一個細微之處。
整個故宮金碧輝煌、雕樑畫棟,皇家的氣派與豪奢顯露無餘。大政殿殿頂琉璃瓦為黃色,邊緣部分改用綠色,大殿外有內外兩圈三十二根紅柱,南側中間兩柱上有金龍,昂首探爪彷彿正在爭攫中間的火焰寶珠。殿體各裝有六扇隔扇門而並無磚牆,門上半部是&ldo;斧頭眼&rdo;式的欞格,下部裙板中間則各鑲有木雕的金漆團龍圖案。
&ldo;半仙,用不用拿出來&l;天蠍羅盤&r;查詢一下&l;八旗至寶&r;!&rdo;我低聲對半仙說道。
&ldo;呵呵呵,這裡怕是用不到了!&rdo;半仙搖了搖頭,說道,&ldo;清朝末年時,沙皇俄國出兵東北,攻陷瀋陽陪都,盛京皇宮在俄軍的控制下,成為俄軍的練場。不久日俄戰爭爆發,雙方在此舉行&l;奉天大決戰&r;,獲勝日軍進入瀋陽,日軍隨軍記者進入皇宮後,將一些清宮秘藏的書籍檔案拍照帶走……&rdo;
&ldo;呵呵呵,真是這樣啊,那這裡恐怕早已經是掘地三尺了!&rdo;我有些失望地說道。
大政殿前寬闊的庭院中左右兩側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