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六集 揚威西域

、百濟如此可惡,沒完沒了,全不將我大唐放在眼裡耶!

遂詔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返至洛陽,拜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以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為副,各為水、陸二軍大元帥,共計發十萬大軍,以伐百濟。

又檄令新羅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命其率領新羅之眾,與唐軍水陸軍馬形成合擊之勢,勿必將百濟一舉攻滅,不留後患。

畫外音:話說百濟,是扶余人南下朝鮮半島西南部所建立國家(今韓國),與當時朝鮮半島另外兩個王國高句麗以及新羅,形成朝鮮三國時代,持續數百年之久。百濟國號最早出現於《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中,寫作“伯濟”。《晉書》提到燕王慕容皝部民中有“句麗、百濟及宇文、段部之人”,可知彼時,其國號就已固定為“百濟”。若據朝鮮半島正史《三國史記》解釋,是說其始祖溫祚王當初從高句麗南下建國,以十臣為輔翼,故稱“十濟”;其後溫祚之兄沸流部眾紛紛前來歸附,溫祚遂以“百姓樂從”之意,改其國號為百濟。而中國《隋書》則記載:初以百家濟海,因號百濟。

新羅王金春秋聞說大唐出師,不由大喜,於是出兵五萬助戰。

百濟義慈王聞報,乃派大將階伯率五千精兵阻擋新羅軍。在黃山伐與新羅軍展開幾番血戰,百濟大敗,階伯敗死。

蘇定方引軍自成山(今山東榮成)濟海,百濟王據熊津江口以拒之。

蘇定方從東岸出兵,依山擺開陣勢,與百濟軍交戰;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率領海軍揚帆前行,覆蓋整個海洋,相繼到達。

百濟軍何曾見過此等陣勢?於是兩股慄慄,一戰而敗,丟下數千具屍體,奔逃潰散。唐朝海軍大部隊乘潮而上,兵力更盛。

只見戰船首尾相連而前,自大海駛入江中,飛槳擊水,擂鼓吶喊,震天動地。

蘇定方率步、騎兵夾江並進,直逼百濟都城泗沘。距城約二十里時,對面殺聲大舉,戈戟如林,原來是百濟王舉傾國之兵來戰。

聞說百濟傾國來戰,唐朝諸將皆面有懼色。

蘇定方高笑道:我等此番遠跨海遠征,為者何來?所求便是一舉平滅其國。今其舉國來戰,則成就不世之功,只在此一戰,是天賜我等建此偉業也!

諸將聞聽,皆以為然,於是大為振奮。

蘇定方不慌不忙,遂列隊於平野,施展鬼谷兵法,排列武侯之陣,安靜以待。未過片時,佈陣已就,百濟人馬亦都攻至。

那百濟國人不懂甚武侯之陣,只管恃勇向前,一頭扎進大陣,頓時被八陣圖分割包圍,俱都懵懵懂懂,不辨東西南北。只好伸直脖項,任憑敵人亂砍。

於是激戰半日,便大破百濟傾國兵馬,殺萬餘人眾,又追奔逃兵,直入其郭。百濟國王扶余義慈不及入城,與太子扶余隆向北逃去。

蘇定方進軍包圍百濟都城泗沘,城中群龍無首,亂成一團。

扶余義慈次子扶余泰於是登城,向眾軍叫道:我父兄不知逃往何處,則我便是百濟王,爾等休得慌亂,與我守住此城,打退唐兵,便都是開國元勳,皆有重賜!

於是城中混亂漸平,諸將分別率眾堅守。扶余義慈長孫扶余文思知道大勢已去,便不肯聽從叔父吆喝,只率左右親信到叔父看不到處,從城上緣索而下,直奔對面唐營投誠。

城上守軍見太孫投唐,便有許多人追隨縋城而出,扶余泰無法阻止。

蘇定方趁勢命士卒登上城樓,樹起唐朝旗幟。城中愈加眾心惶恐,毫無戰心鬥志。扶余泰至此無可奈何,只好開城投降。

義慈王與太子扶余孝逃到北邊舊都熊津城,卻被部將禰植引兵譁變,將其父子擒執,扭送至唐軍大營投降。

百濟眾城主聞知,亦都前來奉表歸誠,百濟就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