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中牟官渡。 袁紹聞說文丑被殺,氣得幾乎昏暈,拍案叫道:此赤面賊究系何人?連殺我兩員心腹上將,某不親手殺之,怎解此恨! 郭圖離座進言:天下赤面長鬚使大刀者,非關雲長而何?劉備藉故去了汝南,卻命關羽連殺我顏良、文丑,分明是借刀殺人,挑起主公與曹公相爭,他卻漁翁得利,又何疑焉。 袁紹細思不錯,怒罵道:大耳賊焉敢如此!孤與曹孟德當年同為西園校尉,親如兄弟,都是這大耳兒,使其同窗公孫瓚與我為敵。殺我胞弟公路在先,後又挑唆孤與孟德相爭,藉機使其二弟誅我上將。此仇不報,非為人也。 既然深恨劉備,心中便有與曹操講和罷兵之意,遂令退軍武陽,連營數十里;一面傳令各軍按兵不動,一面派出數路探馬,前去刺探曹兵動向。 曹操聞報袁紹退守武陽,知其無復渡河來戰之意,乃使夏侯惇領兵守住官渡隘口,自己班師,先回許都。因領諸將上朝,向天子報捷,即在府中大宴眾官。 酒席宴間,曹操說起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兩役,繪聲繪色,讚歎不絕。文武將佐凡親眼所見此役者,無有不服關公,惟有夏侯惇帳下老將蔡陽未曾參戰,似信不信。 曹操笑謂雲長:將軍神勇,經此一役天下盡知大名,雖古之惡來、季布不如也。某有一問,請將軍照實答我。他日若為仇敵會於戰陣,公尚可放我今日在坐諸公一馬否? 眾將聞言,頓時鴉雀無聲,一齊望向關公。 關公沉吟片刻,起身施禮,鄭重答道:承蒙明公下問,關某不敢不答。若果然如此,張文遠與某向有大恩,兩軍相遇,關某當退避三舍;實不能避,再遇而戰。徐公明亦是關某朋友,關某可擒而釋之,不容相害。其餘人等,各憑本事相爭而已,並無其他話說。 一席話出口,于禁、張繡嘿然不語;張遼、徐晃面現尷尬,徐晃兼且不樂;曹仁、夏侯惇等含怒不發,許禇、樂進若非被荀攸、程昱扯住,早就拔劍而起,揮刀相向。 蔡陽看了夏侯惇一眼,見主將不予回應,只得一陣冷笑,雙目斜睨關羽。 曹操哈哈大笑:人言云長心底無私,今日觀之果然,真是快人快語,心口如一。 又轉頭再問關公:倘若曹某一旦落入君侯之手,卻肯相釋否? 關公想起當日許田圍獵之事,慨然道:若果有此日,關某盡忠為國,卻是不敢循私。 曹操復又大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蔡陽忍耐不得,就要發作,卻被賈詡拉住。 眾人正飲宴間,忽然滿寵進府來報:汝南有黃巾劉闢、龔都作亂,甚是猖獗。曹洪累戰不利,發來告急文書,乞主公遣兵救之。 關雲長說完剛才那一番話,也覺不妥。此時聞聽滿寵之言,遂挺身而起,向曹操請令:量此黃巾遺孽,何足道哉。關某願請一千精兵,去破汝南賊寇。 曹操自顏良、文丑被斬,未聞袁紹誅殺劉備訊息,早就疑心劉備已離冀州,此時怎肯放關公前去?遂笑道:雲長剛建大功,未曾重酬,豈可復勞徵進? 關羽:某是廝殺漢,閒得久了,必生疾病。願明公俯允,讓關某再次報效朝廷。 曹操見關公固請,因尋思道:劉備家眷現在許都,倒也不懼你走了。 於是笑道:便依將軍。傳令點兵兩萬,使于禁、樂進為副將,來日不必再辭。 關公大喜,謝辭回府,拜見兩位皇嫂,又與貂蟬相見,密議約在汝南相會,安排已定。 次日卯時,關羽約齊于禁、樂進二將,放炮起兵,引三萬兵馬,殺奔汝南。 大軍到至汝南,關羽下令:扎住營寨,各自謹守營門,來日攻城。 于禁、樂進領命,各歸營帳,安排來日戰備。不想于禁當夜巡營之時,拿到兩個細作,不敢自專,命副將押入關公大帳,請主將處置。 雲長本來不以為意,欲命副將審訊,內中一個細作卻忽然說道:二將軍別來無恙乎? 關羽吃了一驚,抬頭視之,見其非是別人,卻是孫乾。關公急叱退左右,問孫乾道:先生何來?自徐州潰散之後,向在何處? 孫乾:某自逃難飄泊汝南,幸得劉闢收留,現與主公相會。三將軍翼德也已得見,佔據古城,離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