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八集 廢立太子

州、營州二都督兵馬,以及契丹、奚族二部從之;命靺鞨部眾出擊遼東,以試探高麗虛實;以太常卿韋挺為饋運使,民部侍郎崔仁師副之,自河北諸州皆受挺節度,聽以便宜從事。又命太僕卿蕭銳,運河南諸州糧入海。

,!

數詔下達,各地奉命而行,不敢怠慢。高麗莫離支蓋蘇文聞知,遣使入貢大唐,以試探唐朝態度;唐太宗不受其貢,並將使者拘留,不令回國。

徵東之意既決,又下詔命:以散騎常侍劉洎為侍中,行中書侍郎岑文字為中書令,太子左庶子、中書侍郎馬周守中書令。諫議大夫褚遂良為黃門侍郎,輔佐太子,參預朝政。

正在此時,安西都護郭孝恪上報:今有西域焉耆,地處塔里木,出於高昌故地。自高昌滅國之後,乃背叛大唐,轉附西突厥。焉耆王且將己女嫁給西突厥大臣屈利啜之弟,斷絕向大唐朝貢。如此悖逆不道之國,臣請發兵討之。

唐太宗覽奏,遂暫息東征,先顧西域。因詔命郭孝恪為西州道行軍總管,帥步騎三千,出銀山道以擊之。

帝旨下達之日,適值焉耆王三個胞弟到至西州,以頡鼻為首,主動向大唐投誠。郭孝恪大加褒獎,並賜金帛土地,便以頡鼻之弟慄婆準為鄉導,往擊其兄焉耆王。

鏡頭轉換,西域荒漠,焉耆古城。

焉耆雖然處於荒漠之地,但四面皆水,可謂形勝之地。焉耆王恃其險阻,不設防備。

郭孝恪命大軍在後,自率精騎倍道兼行,夜至焉耆城下,即命將士浮水而渡。比及天曉,下令鳴角攻擊,眾將鼓勇登城,一舉攻克,乃執焉耆王突騎支,獲首虜七千級。

唐軍千里奔襲,出其不意,於是輕易獲勝。郭孝恪便留慄婆準暫攝焉耆國事,親自押解突騎支還師。

郭孝恪引兵東去三日,屈利啜引兵方至。於是復克焉耆城,擒執慄婆準,自據其城,更以勁騎五千往追唐軍。

突厥騎兵追至銀山,郭孝恪引軍還擊,又大破屈利啜,追奔數十里。

九月辛卯日,太宗李世民設朝大明宮,對侍臣道:郭孝恪奏稱八月十一日往擊焉耆,二十日應至,必以二十二日破之。朕計其道里,報捷使者今日當至。

言猶未畢,驛騎果至,呈遞報捷奏章。眾侍臣拜服於地,齊稱陛下聖明如神。

西突厥既得焉耆,處那啜使其吐屯權攝焉耆,並遣使入貢,隨後亦至長安。

唐太宗訓斥來使:我發兵擊叛,始得焉耆;汝等乃是何人,敢奪而據之!

使者以此還報吐屯,吐屯大懼,遂放棄焉耆,引部回返其國。焉耆人雖然由此復國,但仍不敢得罪突厥,遂立慄婆準從父兄薛婆阿那支為王,仍然依附處那啜。

郭孝恪見此,亦只好承認薛婆阿那支自立為王,與其和平共處而已。

李世民便以此事為由,教導太子李治:焉耆王不求賢輔,不用忠謀,自取滅亡,繫頸束手,漂搖萬里;人以此思懼,則懼可知矣。

九月下旬,蓋蘇文遣使至唐,進貢白金。

褚遂良奏道:高麗莫離支弒其君,為九夷不容。陛下今將討之,若納其金,是魯桓公納宋華督獻郜鼎之類,臣謂不可。

太宗信以為然,乃拒高麗貢獻,並謂高麗使者:汝曹此前皆事高武,受其官爵。莫離支蓋蘇文弒逆,汝曹不能為故主復仇,今更替反賊遊說以欺大國,罪孰大焉!

悉命扣留,並下大理寺推鞠其罪。

冬十月,唐天子車駕行幸洛陽。前宜州刺史鄭元璹當時已告老致仕,唐太宗因其當年嘗從隋煬帝征伐高麗,便召詣行在,問其遼東是否可伐。

鄭元璹照實奏道:遼東道遠,糧運艱阻;東夷且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

太宗道:今日非隋朝之時可比,公但隨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