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漢軍大營,白幡高掛,滿營將士戴孝舉哀。 梁松令人持節上前,對門將喝道:駙馬都尉梁大人奉旨到此,速令馬援出迎聽詔! 門將聽了,急跑入內。未待片刻,監軍宋均率眾將出迎,跪拜帝詔,迎請天使入帳。 梁松直入中軍寶帳高坐,問道:天子旨意下達,伏波將軍因何不來接旨? 宋均答道:駙馬不見營門高掛白幡,我等眾將身穿孝服?馬老將軍因患疫疾,不幸於前日夜間仙逝矣! 梁松聞言一怔,暗道:這個老賊,倒善於以死避罪! 只得當眾宣讀天子催命進軍詔旨,又至元帥靈前拈香拜祭;隨後便與耿舒勾結,商量怎樣捏造馬援罪名,以備上奏朝廷。 耿舒:某前日風聞,當初南征交趾之時,馬援曾拉回一車珍寶,直載入自己府中,未上交朝廷。若以此為據,說馬援曾搜刮滿車珍珠文犀,運回府中,盡入私囊,可乎? 梁松:侵吞敵國財物,是為重罪,有何不可? 耿舒:但恐天子不信,奈何? 梁松:馬援已死,再無對證。你我皆為皇親貴胄,諸將誰不聽從?可強逼馬武、侯昱等諸將同上表章,皆令證明,說馬援確曾自交趾運回過一車珍稀之物,則天子豈有不信? 耿舒:此計大妙,即可行之。 二人計議已定,梁松便即寫下奏狀,由耿舒逼迫馬武等諸將簽字。馬武等懼怕梁、耿二人威勢,不敢不從,只得違心,各自籤狀。 梁松大喜,於是齎持諸將聯名奏表還京,上報天子。劉秀見諸將聯名上奏,果然信以為實,大為惱怒之下,由是詔命:奪還馬援所有官爵,追收新息侯印綬! 鏡頭閃回,嶺南之役戰後。 馬援因常在嶺南領兵作戰,便常愛吃薏苡果實,以治療筋骨風溼,避除邪風瘴氣。 當地薏苡果實碩大,療效顯著。馬援班師回京之時,就採購滿滿一車,隨軍輜過載回京師,準備來年為種,在自家采邑中廣為栽種,以為軍中良藥。 當時滿朝文武奉旨出城迎接凱旋大軍,見以苫布覆蓋大車而入,便以己心度人,認為定是南方珍貴稀有之物,被馬援掠奪而來。 當朝權貴皆欲分之,但未料馬援皆都運進府中,並無相贈之意。眾臣便就此紛紛議論,皆說伏波將軍循私自肥,刻薄小氣;但因馬援當時正受天子寵信,故無人敢於明說而已。 如今馬援既死,梁松等便上書提起此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憑空枉捏罪名。 閃回結束,轉換至南方戰場。 宋均拜受天子催戰聖旨,見軍士十之七八患病,死去者又佔大半,不由大為憂慮。 於是升帳擂鼓,與眾將商議:今三軍遠離京師,元帥且又亡故,天子催命進軍,如何能戰?我欲暫且假冒皇帝令旨,詔命賊兵投降,諸公以為如何? 眾將聞說矯詔招降,俱都拜伏於地,不敢回答。 宋均:兵法有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則忠臣在外,只要有利國家安定,併為朝廷解憂,有何不能便宜行事者?諸公勿憂,若因此獲罪朝廷,宋某一人承擔可也。 眾將:唯命是聽! 宋均於是利用手中天子符節,假託皇帝令旨,調伏波司馬呂種為沅陵縣令,命其為使,奉詔進入敵營,告以大漢天子恩信,令降者免死,復為良民。 呂種欲為故主馬援立功,欣然領命,引領二百從人,持節便行。 宋均率領軍中未曾染病部眾,緊隨呂種之後,偃旗息鼓而進,皆都埋伏在蠻營四周。 呂種直至敵軍營門,高聲宣讀天子招降詔書,後命隨從吹動號角。宋均聽到號角之聲,傳令四周漢軍,皆以鼓角相應。 蠻夷諸部首領聞聽四周皆是鼓角之聲,以為深陷重圍之中,不由大為驚恐。由是略作商議,立即聯合起來,各引親兵殺進中軍大帳,砍下夷帥相單程首級,然後出營投降。 呂種命人齎持單程首級,還報監軍。宋均大喜,於是引眾進入敵營,下令當場遣散蠻兵,發遣各歸原郡,任命長吏加以管理,五溪之亂遂告平定。 叛亂既平,宋均遂親寫奏疏入京,自劾擅權之罪,然後班師還都。 大軍未到京師,天子詔命已至,嘉獎宋均平叛大功,賞賜金帛,升任九江太守;並特許其回鄉上墳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