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的大燕,已經不是當初主導伐梁之戰的大燕了。
當年伐梁動兵百餘萬之巨,耗時一年,戰場埋骨將士數十萬,各諸侯國折損將才人口無數,消耗糧食兵馬無數。
如今的梁國,甚至還沒從當初舊梁被滅的陰影中走出,人口和耕地還在恢復狀態。
當年數個城池被屠,死在這場大動亂裡的百姓不計其數,後來清算舊梁叛黨又殺了個人頭滾滾,要想重現梁國以往作為六強國的繁榮和光輝,不知還得多少年。
而其餘各國也折損了許多人口,錢財可以掠奪,糧食和人口可不是說有就有的。
伐梁之戰後,燕皇樹立了威望,各諸侯國實力也削弱少許,此後數年,各國摩擦明顯減少,六強國蟄伏休養生息,已有許久沒有大的戰役了,頂多是國與國間的小打小鬧。
可是隨著伐梁之戰結束,大燕並未進一步走向昌盛。
緊接著到來的,是朝堂內鬥。
太子之位屢次更替,朝堂上動盪不安,黨同伐異之事幾乎被擺在了明面上。現今太子姬子翼年僅十五,難當大任,燕皇又年老,不知還能在龍椅上坐多少年。
民間澇災旱災頻發,縱有官員治水,也有翟國司工大人研製水車圖紙無償推廣至各地,可依然治標不治本。
光從商憫的舅舅姬令韜忙活著治水就可以知道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
商憫居於宿陽,難以知曉民間現下是何種光景。她只知道,傳到她耳朵中的民間慘象若是有十分,那麼受災實際的情況必然要比這十分更慘烈上十倍。
攻譚之戰打不好,大燕恐有傾覆之禍啊。
商憫從榻上爬起來,看了一眼窗外,天色漸亮,料想姥姥姥爺應當起床了,就眼睛一閉靈識投入身外化身。
長陽君府內,被放置在書架上的陶俑小人顫動一下,從書架上掉了下來,下墜的過程中陶俑極速膨脹,待落地時已變作商憫的模樣。
出乎她的意料,二老竟不在。
商憫思量片刻,覺得他們應當是又因為攻譚之事早早進宮了。
她左右看了一圈,正欲離去,耳畔卻忽然聽到外間有人的呼吸聲。
商憫眉頭一皺,立刻從桌下拿起蝕音
靈燭,手指一捻,在真氣的作用下靈燭上燃氣火苗,她通身被隱匿進結界之中。
她腳步後退兩步,躲到了角落裡,恰在這時外間的人也推門進來了,是個侍女打扮的女子。
商憫本以為是進來打掃的下人,卻不料這女子合上屋門輕手輕腳地行至書架邊緣翻找了起來,動作迅速麻利,一看就是經過訓練的。
商憫一時大驚。
沒想到長陽君府中竟有人光天化日之下潛入書房,幸好她反應夠迅速點燃了靈燭,只要這侍女不踏進靈燭籠罩範圍內,就算商憫站在書房裡耍槍她也發現不了這兒藏了個大活人。
侍女迅速翻找一遍書架,沒找到有用的東西,然後開始翻找床底,甚至敲打屋內傢俱尋找暗格。
眼看侍女即將走到跟前,商憫並不慌張。
她手持靈燭不緊不慢地繞過了侍女,走到被搜查過的書桌旁,甚至在椅子上坐下了。
隨後她託著下巴,默默看此人翻來覆去地找東西再將物品小心歸位。
不過片刻,這侍女便神色如常地退出了書房。
瞧著像是慣犯。
商憫深深地皺起眉,手指無意識地捻動片刻,看出此人步態輕盈氣息穩重,腳尖落地竟沒有絲毫聲響,應當是習過武,輕功修為不弱,其通身真氣並無外洩,想必是精通斂息法門。
這樣的人留在姥姥姥爺身邊,是個大隱患。
方才商憫本想將此人擒住,又擔心打草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