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國主稱高麗苦於女真多年,才轉而稱臣於宋,如再降金,則為天下所不齒,現今應一面拒敵於西京,一面遣使向宋求援,共同對敵。
金富軾曾平定高麗建國以來最大的叛亂——‘西京之亂’,因而深受王楷的器重,被封為加檢校太師、集賢殿大學士、太子太師”,金富軾成為朝中元老,總攬朝政多年,素有聲望,現在雖退居二線但威名尚在,無人敢提出異議。國主王楷即刻應允,令其主持抗金……
第二百六十五章 另有謀算
高麗的西京平壤是其陪都,其政治建制與松嶽幾乎無異,長官擁有很大的權力,他只需要對國王本人負責,其部下官員的任免完全由長官自己決定,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常常與松嶽貴族針鋒相對,以致每當松嶽貴族氣焰高漲之際,高麗王室總是試圖將重心轉移到西京平壤、以消弭松嶽貴族政治的影響,因此對於高麗政權的穩定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國主王楷接受了金富軾聯宋抗金的建議,遣使向宋求援,另一方面金富軾受命之後立刻領一萬人的援軍趕到西京,加強城防,囤積糧草,安撫四散逃避的百姓,疏散老幼,募集義勇,準備迎戰金軍,同時派人出連浦聯絡身彌島的宋軍引以為援,共同抗金。
幾日後,兀朮領大軍趕到,面度北山阻水、易守難攻的西京,他分兵五路環城列營包圍西京,中軍屯川德部、左軍屯興福寺、右軍屯重興寺、後軍屯守大同江、前軍屯重興寺東,遣使勸降的同時修造攻城器械,一旦和談不成便揮兵攻城。果然女真人的勸降遭到金富軾斷然拒絕。
九月六日清晨,兀朮下令攻城。雙方在城下展開激戰,金軍萬騎並進,填壕架橋猛攻,城中高麗守軍以弓弩、石砲反擊,金軍墜騎落壕者不計其數,城下死者山積,一時無法破城。但金軍攻擊依然前仆後繼不停,戰至傍晚攻到城下,架梯登上城牆,城池危矣!眼看城牆失守。金富軾親自督戰領援軍上城,高麗軍士氣大振。長槍短兵彼此相搏,勢如風火。登城的金軍措手不及被趕下城牆。
接連三日金軍不急死傷日夜攻打,雲梯戰車無所不用其極,但城中高麗軍民也拼死抵抗,連稚童婦女都上城擲磚投瓦相抗,一次次打退金軍的進攻。兀朮見久攻不下,便命人至大同江乘舟順流而下協助攻打。大同江在西京穿城而過,把整個城池分成兩部分,也是防禦的重要一環,一旦被攻入則全城防線崩潰。
但是金軍又犯了個低階錯誤。後軍輕敵冒進,因為不熟悉當地的潮水變化,因潮退水淺而使戰艦擱淺,高麗守軍抓住機會順流放下十餘艘裝滿木柴和油的小船,又於江岸以火箭點燃,‘火船’衝入金軍進退不得的金軍船隊將其引燃,無數金軍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當夜,金富軾又於夜間秘密調派三千精兵出城襲擊在白日慘敗的金軍後軍,還在舔傷的金軍未料到高麗軍敢於出城野戰。因而毫無防備,結果自然可想而知,若不是兀朮派兵來援,對西京的封鎖就可能被打破。這次勝利不僅斬獲甚多。也使高麗軍心大振,而城中也開始風傳宋朝水軍在身彌島大敗金水軍,援軍不日即可到達西京。這更加堅定了高麗軍民死守城池的決心……
“太師,我們大軍連陷高麗十數城。已經達到懲罰高麗的目的,是不是該退軍了?”連續打了近十天。西京城巋然不動,但是當初議定的目標初步完成,撒離喝向兀朮建議撤軍。
“監軍,我們此次出動十數萬大軍攻打高麗,可其卻一直不肯稱降,反而一力抵擋,顯然並未臣服,所以我們必攻下西京,陷其都城,擒拿其國主才能逼其降服,再不敢反叛,挑戰我大金國威!”兀朮搖搖頭說道,既定的目的雖然達到,但是他離他的目標還相去甚遠,果斷拒絕了撒離喝的建議。
“太師,我看西京天設險固,未易攻破,況且城中兵多而守備甚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