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弩車,如今不上不下的,價值必然大打折扣啊。
諸葛亮說了:“今欲用之交、廣,自沅、湘而入,道路崎狹,車乃難行。若其更小,射止二十步爾,奈何?”你說得倒輕巧,咱們先不考慮弩車問題,就說小型化的問題,有什麼辦法減其重量卻保持甚至提升其威力呢?
馬鈞乾脆在紙上畫了一幅草圖:“或、或可易行也。”諸葛亮接過來一瞧,只見用非常簡潔卻又規整的筆觸,勾勒了一具弩車,車下僅一輪,車後有扶把,就跟民間常用的獨輪車似的。是宏輔說好啊,如此一來,或許可以在崎嶇的道路上推行而前吧。
然而諸葛亮卻搖頭:“其下用輪,礎必不穩,恐難射也。”先生您編纂《物理初言》,提過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問題啊,射具若想及遠,並且取準,基礎必須穩固,輪子,還是獨輪,怎麼可能穩定呢?
馬鈞指著圖畫比劃了一下,諸葛亮這才明白他的用意——獨輪車往往前有一輪,後有雙架,可以隨時呈三角支撐,以穩定車身,弩車的設計可以照搬嘛,不就順利解決問題了?
隨即馬鈞又畫了一張圖,並且標註字樣,建議放棄鐵矢,而以竹、木為杆,前後各包鐵頭作矢,如此則可減輕矢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射程。
諸葛亮皺眉想了一想:“或可行也,然仍須試之。”我不是一拍腦袋就想到用鐵矢的,無論鐵矢的粗細、長短、重量,都是經過了反覆的計算和實驗,才最終定型,你這一句話就給我否了——我暫且還不能服。
隨即便問馬鈞,說你這兩點想法都挺不錯,但也僅僅拾遺補闕罷了,說不上對我的連弩加以多大改動,即便試製之後,計都敷用,所提升的射程和機動性也極其有限。你還有別的想法嗎?都說出來聽聽吧。
然而馬鈞卻開始猶豫,提筆寫下一行字來:“侍郎連弩之要,在齒輪也,鈞試損益,然此非須臾可辦者也。”
你這套連弩的核心技術在齒輪驅動,要想大幅度提升效力,還必須在齒輪上下手——但這不是一兩天就能研製出來的啊,我就算心裡有些想法,沒有經過實踐也不敢貿然宣之於口。
是宏輔微微一笑,於是指著馬鈞問諸葛亮:“此子可用否?”這回你覺得,馬德衡可以做你的副手,幫忙研製連弩了嗎?諸葛孔明略一沉吟:“亮請試之。”
目前剿殺和收服武陵蠻、山越的軍事行動頗為順利,且待平定,檢其青壯為兵,便可配合水師,多道並進,以復交、廣——計劃在本年的下半年,於秋收前後發動攻勢。只是地處遙遠,兵員的調派,物資的運送,就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必須在此之前完成連弩的研製,並且大規模製造,時間可實在不多了呀。不管這馬鈞是真有本事,有想法,還是虛言誇口,言過其實,諸葛亮都願意嘗試一把。
再說了,好歹馬鈞在數算上的能力是經過趙爽肯定的,而在機械方面,起碼不是見了自己的齒輪佈列圖就一頭霧水,諸葛亮正愁沒有合適的助手搞研發呢,再怎麼說,馬德衡助手之力還是有的。他又是自己的屬吏,不用白不用啊!
是宏輔淡淡一笑,拍拍馬鈞的肩膀:“德衡,好生做,但得成功,必青史留名也!”
馬鈞拱手為禮,囁嚅著道:“尚、尚有一請……”是宏輔說成,有什麼需求你儘管提出來。於是馬鈞提筆又寫下一行字——“是公所著《物理初言》,求借一觀。”(未完待續。。)
第二十三章、軍國重器
連弩的最後完成是在延康四月。諸葛孔明先密奏天子,於是天子乃召重臣荀公達、是宏輔、賈文和、曹子孝、夏侯元讓等,聚會宮中,以試校之。
這玩意兒若真有效,實為軍國重器,絕不可輕洩於外,故而參與的人並不算多,且外有禁軍圍繞,別說蒼蠅了,連閹宦都闖不進來。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