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轉敗為勝,也不至於讓人團團包圍了,置身死地吧?
如今是勳提前抄襲了這條計策出來,徵詢曹家將吏的意見,大家夥兒聽了都覺得靠譜,問題是公孫瓚能不能想到這一點呢?是勳說他想不到不要緊,我可以透過關靖給他遞話啊,只是——最終公孫瓚採用不採用這條計策,那我可就說不準啦。
荀彧說沒關係,宏輔你儘管去試試,咱們盡人事,聽天命吧。要是公孫瓚真能從了此計,並且順利與張燕等會合,那麼袁紹後院頻繁起火,別說今秋了,估計明年秋天都結束不了北線的戰爭,咱們就有足夠的時間積草屯糧,尋機跟他決戰一場啦。
所以是勳就跑來找關靖了,先給他吃一顆定心丸——朝廷確實有下赦令,挽救公孫瓚的意願——隨即又拐彎抹腳地告訴他,這事兒不可能立刻執行,我們還得等待時機,最後端出那條計策來。
關靖聽了此計,不禁沉吟,良久不語,這倒也在是勳的意料之中。因為在原本的歷史上,公孫瓚既然想到了那條計策,為什麼最終沒能執行,一直在易京窩到死呢?因為有人扯了他的後腿啦,正是面前這位關長史。
史書記載,關靖勸阻公孫瓚,說:“今將軍將士,皆已土崩瓦解,其所以能相守持者,顧戀其居處老小,以將軍為主耳。將軍堅守曠日,袁紹要當自退;自退之後,四方之眾必復可合也。若將軍今舍之而去,軍無鎮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將軍失本,孤在草野,何所成邪!”你這一走,留守的軍心必亂,易京很快就被會攻下,到時候你沒基地,沒據點,跟個流寇似的,還能辦成什麼事兒啊?
是勳覺得關靖這反對意見挺沒道理的——流寇確實成不了事兒,可至少有機會活下去啊。確實,公孫瓚一走,易京的防守必弱,但問題是,歷史擺在那兒,公孫瓚即便留下,易京照樣會破。
於是見到關靖沉吟,他就乾脆把關靖的顧慮和自己的反對意見一塊兒給說出來了:“長史乃慮公孫將軍棄之而去,則軍無鎮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然長史所仕者公孫將軍耶?易京耶?易京雖失,將軍尚在,若將軍不去,易京失守,則必玉石俱焚。或以為堅守曠日,袁紹自退,四方之眾,乃可複合。然袁軍眾,自可長圍易京,而別遣將吏掃蕩幽州,則即其退去,四方安有可複合之眾乎?或慮公孫將軍孤在草野,乃無所成,然朝廷赦令一下,將軍即可還朝,因其前功,不失富貴。若孤在死地,異日覆巢之下,安求完卵!”
關靖一邊聽,眉頭是越皺越緊,心說這位是侍中果如傳言所說,能夠洞察人心,計謀深沉,他好象能看透我心思似的,我的種種顧慮,竟然全都這他料中啦。可是他說的雖不為無理,卻真的就是最佳方案嗎?
是勳當然沒妄想自己“噹噹噹”一番話說出來,關靖納頭便拜,趕緊返回易京去勸說公孫瓚離開,可是我費了那麼多唾沫星子,你好歹給點兒反應啊,就光低著頭跟那兒想啊想的,你打算想到哪輩子去?原本的歷史上,你跟公孫瓚一起被圍在易京之中,可能一時膽怯,害怕公孫瓚拋下自己,或者即便不拋下,也不想去受那流寇之苦,所以沒往細裡考慮,就急忙勸阻,喪失了大好機會。如今你踏踏實實呆在許都,跳出局外,心境應該更平和、鎮定才是,思維應該更清晰、明確才是,就不必要多猶豫了吧。
看起來,史書所評不差,這位關士起先生果然是“無大謀”啊。
算了,正如荀彧所言,盡人事,聽天命吧。是勳站起身來,微微一揖:“勳計在此,聽我,則公孫將軍與卿之性命或可得全,不聽我,易京雖固,何如郿塢?昔董卓立郿塢而死,恐公孫將軍亦當踵其跡矣。”
想當年董卓就在長安西面建造過堅固的郿塢,作為退身之所,可是原本的英雄豪傑,一旦給自己留條這樣的後路,就說明喪失了進取之心,而在亂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