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部分

侍中點驗。”

是勳說我不光要點驗新造兵器,還要親自前往作坊去瞧瞧,你縣有多少匠人,究竟產量多寡——“若所制多時,郡中還須調走一批兵器。”

跑到官坊一瞧,生產場面還挺熱火,足有三十多名鐵匠並小工,全都脫光了膀子,或推風箱,或掄大錘,叮叮噹噹地勞作個不停。是勳想要湊近一些,卻覺一股熱浪夾雜著塵灰撲面而來,不自禁地便以袖遮面。朱彥趕緊奉勸:“下官自遣了小吏督造,侍中慎勿近前,免傷貴體。”

是勳完全不懂打鐵,故而——聽人勸,吃飽飯,匆匆後退。轉過身來正想離開,突然眼角瞟到一物——咦,那又是啥了?好生的眼熟!

當即邁步走向堆在作坊外的一堆黑色物體,探出馬鞭去撥了撥,這肯定不是木炭啊……“此為何物?”

朱彥也不明所以,趕緊召喚一名小吏過來,小吏戰戰兢兢地稟報道:“此為石墨,可代炭用。”

嗯?是勳忍不住就蹲下身子,用馬鞭在那堆黑色物體上扒拉了好半天,又不顧骯髒,伸手撿起一塊來,用手指搓一搓,用鼻子嗅一嗅,完了站起身,忍住熱浪,探身到打鐵的爐火旁瞧了一小會兒。他這才終於可以確定——石你孃的墨啊,這分明是煤嘛!(未完待續。。)

ps: 注意儀改不回去了:朱彥朱冏明,前幾章就有露一小臉,這回算正式出場吧,多少得給你點兒戲份兒啊。

衝鋒陷陣曾二狗:你問我曾二狗能幹嘛?這種大俗名呢,當然只能幹苦工了,明後天會有你不少戲份兒的,請期待。

第十三章、孟門之山

是勳確實不知道,煤在中國古代曾有過多種稱呼,烏金、石炭、焦石等最為常見,但也曾被誤稱為“石墨”。而且“煤”這個字,正是由“石墨”這一誤稱而來的,因漢魏之際,煤、墨音近也。

“此物從何而來?”

小吏趕緊稟報:“城外山中所出,可燃,最便熔鐵。”

啊呀,是勳心說我知道山西是著名的煤礦產地,但就不知道原來漢末便已有人採掘、使用了,更不知道除了大同以外,敢情河東一帶也有便於開挖的煤礦。趕緊追問:“何人所採,可喚來見我。”

就這樣,小吏很快便把那個曾二狗給領到了是勳面前。是勳詳細探問採煤、用煤的情況,花了將近半個下午,再結合自己前一世的知識,才終於明白了一個大概。

原來中國人很早便已知道煤炭,最早將其作為墨玉的一個旁支,稱為“烏金”或“涅石”,用來雕刻裝飾品。再後來發現了煤炭可以燃燒,起碼在西漢時期就開始了規模不大的採掘。煤炭開挖出來,主要用於冶金業,也有少量無煙煤碾碎以後,新增香料,做成煤餅,供權貴之家取暖——據說,涼州之煤曾正經貢入宮中,而河東之煤品質較次,便沒有這般殊榮了。

曾二狗是家傳的技藝,懂得探礦和挖煤,就靠著這門手藝,跟郡內鐵匠們合作,倒也勉強衣食無憂。他告訴是勳,自己手下有七八個人,每日採煤上百斤。大半供給鐵匠。少量給縣內富戶儲備越冬。是勳問他:“吾若增汝人手。日可採多少石墨?”曾二狗答道:“本縣山中礦藏有限,不便開採,即便再多人手,不過日採五百斤而已。若在小人的家鄉,人手充足,便一日二千斤亦可致也。”

“汝家鄉何在?”

“在北屈縣壺口山下。”

漢代的司隸校尉部河東郡,其轄區大致等同於兩千年後的山西省臨汾、運城二市,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區域:

最東面是山地。並且北有霍大山,南有王屋山,遙遙相望,這部分割槽域範圍最小,人口也最稀少。中部是河川穀地,包括南面以安邑為中心的涑水谷地,也即兩千年後的運城盆地,以及北面汾河谷地的南段——臨汾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