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站在戰場中間的高空來俯瞰這場戰爭,你會看到一場有些奇怪的情形。
呂宋人和梅利人的聯軍幾乎是首先發動,單薄的騎兵在這種超大規模地會戰中是難以起到多大作用,克魯夫索性捨棄了中看不中用的騎兵,純粹以步兵方陣向帝國軍左翼氣勢洶洶的橫掃過來。
而在帝國軍方面。似乎是在發起衝鋒之後反而壓下了推進速度,持著一種相當剋制的速度平穩向前推進,尤其是左翼更是集結成密集的方陣,幾乎是一上來就要擺出防禦的姿態。全面換持刀盾,為了保持密集陣形甚至有意放慢速度,而配合著左翼行動,右翼的第七軍團也開始放緩速度跟進。
塞勒姆是土生土長地庫車人。從西域軍到最初混編兵團,再到現的第七軍團,能夠從一個庫車族戰士走到師團長這個位置,在烏孫族在第七軍團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能夠崛起一躍晉升為師團長,除了呼延虯的用人政策相當靈活外,更主要是得力於他本身的能力。第七軍團臺第二師團一直是第七軍團絕對主力,在第一階段的西印德安會戰中,他們成功的攻佔了呼羅行省,贏得了崔文秀的稱讚,但塞勒姆卻知道那一戰自己師團事實上並沒有真正遇上硬骨頭,漢森同盟的有意戰略退卻讓自己師團也失去了一次絕佳練兵機會,而現在,面前的梅利人終於又送來了一次試刀機遇。
第二師團大多是來自西域的熱血男兒。經過幾年的整前,西域五地已經毫無懸念的完全融入了帝國,在周圍的羅卑人、北呂宋以及印德安都已經落入帝國手中時,西域人實在沒有任何理由來顯示自己的不同,連彪悍尚武的羅卑人也不得不在的帝國面前屈服,這也讓一直希望能夠和羅卑人聯合起來抵禦帝國的西域民族分裂主義分子徹底喪失了最後一絲希望、尤其是在看到更西面的印德安地區各部族要求加入帝國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些自詡精英民粹的傢伙終於每下了他們高傲的頭顱。而普通民眾更是早己經從融入帝國帶來的種種好處中忘卻了昔日的血腥,民眾是健忘的,當日超一體化的經濟將他們的利益和帝國內地經濟綁在一起時,原來的種種分歧漸漸被利益所彌合了。
第二師團的西域男兒來自西域各族,崇尚勇武的西域熱血男兒從來就不乏勇氣,也許他們在紀律上不如唐族士兵,但是一旦爆發出血性和勇氣時,他們的衝擊力甚至比唐族士兵吏持久。而現在似乎就到了一個需要檢驗第七軍團的時候,塞勒姆也很想用這一戰的結果來證明第二師團在第七軍團當之無愧的標兵地位。
清一色的步兵長矛並非重灌步兵那種全鋼長矛,而是來自於帝國科技開發司研製出的新產品。帝國科技開發司在用於軍事方面研究的投入遠遠超過了在民用上的投入,為此李無鋒曾專門指示要求科技開發司不能過度重視軍工方面,在帝國成立之後應該更多的考慮民間需求,多開發民用產品,促進帝國經濟進一步發展,保持帝國經濟對周邊地區的絕對領先地位。但是這種趨勢短時間內並不能扭轉,科技開發司和軍方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使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科技開發司仍然更側重於滿足軍方的需要,而在兵器方面的改進也是科技開發司的一個重要專案。
輕甲步兵一直是唐軍的主打兵種,除了在甲胃上科技開發司不斷推出輕便堅韌的皮甲外,科技開發司更注重武器的研製、而針對於步兵會戰的不同需要“科技開發司也設計出不同需求的兵器組合,如側重於衝鋒用的輕便長矛,側重於防禦的大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