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損。其脈口滑而沉者。
病日進。在內。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髒。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
傷於食。
此切其脈口人迎。以知病之間甚外內也。夫外因之病。從外而內。自陽而陰。內因之病。從內而外。
由陰而陽。脈口主內。人迎主外。故曰外內皆在。謂候其脈口人迎。而外感內傷之病。皆可以知其甚衰也。故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甚在內也。人迎氣大緊以浮者。病甚在外也。夫浮為陽。沉為陰。其脈口浮滑者。陽氣在陰。故病主日進。人迎沉而滑者。陰氣出陽。故病日損也。其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也。其人迎滑以浮者。病日進在外也。脈之浮沉。謂左右寸關尺三部之脈。與人迎寸口之氣。大小浮沉等者。此臟腑之形氣俱病。故
為難已。病之在髒。沉而大者。此陰病見陽脈。故為易已。是以小則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陽病在外。
故其病易散也。人迎主外。是以人迎盛堅者傷於寒。病因於外也。氣口主中。是以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病因於內也。人迎氣口。主臟腑陰陽之氣。故候其兩脈。而外內之病皆在焉。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黃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已。五臟各有髒部。有外部。有內部也。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走外者。其病從內走外。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
後治其內。反者益甚。
朱永年曰。此察其色。而知病之間甚外內也。粗明主陽。沉大主陰。陰陽交見。故為病甚。夫色乃五臟五行之氣。從內而出。自下而上。以見於面。其色上行者。病氣方殷。故為益甚。夫地氣升而為雲。
得天氣降而徹散。故病方已也。髒部。臟腑之分部也。五臟次於中央為內部。六腑挾其兩側為外部。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外因之病。從外走內也。其色從內走外者。內因之病。從內走外也。蓋腑為陽而主外。
髒為陰而主內也。故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也。
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惡。此陽氣之並也。可變而已。
承上文而言氣分之病。並於血脈也。上文之所謂陰陽外內者。病在氣也。故脈見於氣口。色見於明堂。若氣並於血。則脈見寸關尺之三部。而色見於目矣。滑者。寒水之象。大者。暑熱之象。代者。溼土之象。長者。風木之象。此外因風寒暑溼之氣。並於血脈而見此胗。故曰以代。曰而長。謂或滑大。或代或長。皆病從外來。非四氣
之同並。而同見此脈也。目有所見者。色見於目也。志有所惡者。五臟之神志。有所不安也。此陽氣之並也可變而已。謂先治其外後治其內。使之通變於外而病可已也。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溼之起也。別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闕中。薄澤為風。衝濁為痺。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地者。面之下部。名地閣也。風乃天氣。故常候於闕庭。寒溼者地氣。故候在地部。風乃陽邪。故其色薄澤。寒溼者陰邪。故其色衝濁。此承上啟下之文。言風寒溼邪。可並於脈中。可入於臟腑。而為卒死之不救。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而為百病之長。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
其次治臟腑。治臟腑者。半死半生也。是以醫者當明於分部。審察外內。用陰和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