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一盒兩支,這紙每人一包,還有成都出來的銷金帕子至於泥人陶偶、竹編小籠子等風土頑物,便看著放,每人的禮物中放得一兩件也就足夠了。」楊宜君一面叮囑,一面輕輕打了個呵欠,還不讓補充:「各姊妹都送到了,剩下的還有,便你們一起分了罷。」
這些東西都是寧可多,不可少的,所以多出來的還挺多的,這本來就是宜君為了送紫鵑他們留出來的餘量。真要說的話,她院裡每個人平均分到的,可能比那些族中姐妹還多些呢。
「哪裡用娘子你操心?勞頓這一路,娘子快些歇息罷!」紫鵑將楊宜君送上床,又給她放下了紗帳。然後才繞回外間,輕手輕腳與其他婢女一起做事,非常小心控制聲量,說話也是極小聲的。
紫鵑將禮物整理分類,輕聲道:「你們與娘子倒是回來地及時呢!趕上了十一娘子出嫁,到時可以去侯府看熱鬧。」
如今的播州候楊界庶女楊春華,在堂姊妹中行十一,今年十七歲。過幾日就要出嫁了,她嫁的人是羅閔安氏——在播州地界上,楊氏最初最大的敵人就是羅閔部!
須知道,早先唐末時播州動盪,為蠻夷實際掌控。而掌控這裡的蠻夷就是羅閔部,準確的說是大禮合支援下的羅閔部!大禮合前身是雲南六詔,雲南六詔中最南邊的叫『南詔』,南詔統一了六詔後逐步鞏固發展,這才有了大禮合。
大禮合強勢之後,趁著大唐內亂,自顧不暇,便北上侵襲,這個過程中大禮合也拉攏了西南一帶的百僚,羅閔部算是其中之一。
那時播州危急,朝廷又內部不靖,沒有餘力去管西南邊陲,天子便下詔——誰能自行出力收復播土,便能『永鎮斯土』!太原楊氏就是在『永鎮斯土』的誘惑下,才離開了中原,來到了這邊陲蠻夷之地的。
這近百年的時光,楊氏在播州對付的勢力有很多,但真正稱得上最強、最大、始終都在的,也就是一個羅閔部而已。
安氏是羅閔部第一大族,求娶播州候之女的是如今羅閔部頭人的第二個兒子。雙方結親,有很大政治上的意義,所以場面會非常大。
「熱鬧歸熱鬧,娘子也是不愛這樣熱鬧的。」晴雯有一說一,根本不藏著話,很有條理道:「一則,娘子本就不是喜鬧喜聚之人,二則,那可是侯府的熱鬧,到時候又要遇到十五娘子,少不得聽些不入耳的話。」
「娘子向來心寬,不愛與族中諸位娘子計較些小事,可到底不是叫人高興的事。」
小婢女紅玉在旁見燈不怎麼亮了,便挑了挑燈,聽晴雯的話,也贊同道:「正是呢!說起來十五娘子是姐姐,還是侯府的娘子呢,就這樣?與那等整日話長道短,為了半尺布料,一雙鞋面兒爭得臉紅的小人家兒女有什麼分別?一點兒也不像大家子出來的娘子。」
晴雯一慣快人快語,她那樣說也就罷了,如今聽紅玉也這樣說。紫鵑便低聲道:「你說這個做什麼?娘子們的事,原就不是我們這些婢女該議論的!如今議論也罷了,也不該說的這樣刻薄,叫人聽了去,誰能保住你?」
僕婢們議論主家肯定是被禁止的,但這又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紅玉雖不怕說這些,但聽到紫鵑這樣說,還是有些不安,之後就不說話了。
晴雯不滿:「你說她做什麼,上下誰不議論些?」
「可別說了,就是你帶的頭兒!」紫鵑看了晴雯一眼:「如今她還知道怕,這是好的。不然小小年紀便管不住嘴了,再過幾年要如何?讓她小心些,總是為她好罷?」
第19章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同喜、同喜!」
「汝家二郎」「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說這些,今日就不說這些了!」
「如今我們與羅閔部聯姻,也是好事,只是怕羅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