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頁

但對於燕國皇帝來說就是另一回事了。

或許先北後南能『功在千秋』,但那又和他,和高家有什麼關係?

高溶主張先北後南倒也不是因為他有『千秋功業』的志向,這和他的性格有關。首先,他就不覺得由自己主導的話,會收復不了中原故土!其次,他從來不喜歡『欺軟怕硬』。相反,少年時他和一群洛陽頂級衙內鬥雞走狗、上躥下跳時,也是專盯著洛陽地界上最風光的一些人

眼下高溶的輕蔑,不是對這些指點江山的『書生』,而是對他那在洛陽坐皇位的叔父。早些年的時候高晉也是在軍中從事的,驍勇善戰,甚至有『勇冠三軍』之名。他能兄終弟及,也有軍中支援的原因!

而就是這樣的人,安享富貴越久,膽子也越來越小了!在內怕兒子、弟弟,甚至侄兒奪權奪位,就像他當初做的一樣。在外,也是選最穩妥的路,至於這條路會有怎樣的後患,又是怎樣不體面,他是不在乎的。

梟雄氣短高溶只覺得狼狽可笑。

「十七娘覺得該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無論是哪一種,都有自己的說法,一時波光亭裡的子弟們就爭將起來了,正好在人群裡看到了楊宜君,便詢問起她的看法來了。

沒錯,很多男子不喜歡楊宜君在某些地方比他們還強,這讓他們覺得被冒犯了。但時間長了,有些東西也就發生了變化,不喜歡歸不喜歡,一些男子討論學術問題、指點江山的時候也習慣了楊宜君有自己的看法。

更何況今天多是楊家子弟,都是楊宜君的堂兄堂弟雖然站在男子的角度,他們也不太喜歡女子太有見識,但人的觀感就是這麼微妙——自己的母親、姐妹、女兒們也是女人,可發生在別的女人身上他們覺得好或不好的事,輪到她們身上就完全相反了。

別的女人不被丈夫喜歡,忍氣吞聲,他們覺得理所應當。但換成是自己的女性親人,那就是要上門討公道就這樣的。

所以此時問到楊宜君頭上,倒也不奇怪。

楊宜君沒有一點兒遲疑:「當然先北後南,先難後易。」

「可如此——」支援先南後北的楊家堂兄忍不住要開口。

楊宜君沒等他說話,就打斷了他:「阿兄這是『看閒書掉淚——替古人擔憂』麼?我等都是漢人,若只是不相干之漢人的想法,自然是早早收復河套並燕雲最好!至於高家死活,甚至燕國會不會被改朝換代,干卿何事?」

簡單來說,別入戲太深了!高家的江山關我們啥事兒?

趙祖光被楊宜君的直接弄得都愣住了,但回過神來後卻不吃驚,大約是楊宜君讓他吃驚太多次了,這樣算不得什麼事實上,如果不是楊宜君口吻裡視高家死活於無物,讓他頗感不適應,他連發愣都不會有。

但在回過神來之後,他還是下意識地看了高溶一眼。從他的角度,卻是看不出高溶是喜是怒的。

波光亭裡的子弟聽楊宜君這樣說,無論是支援先南後北的,還是支援先北後南的,都笑了。其中一位堂兄就笑道:「十七娘此言極是,只是我們今日論這些,就是先設雲自己是燕國人,甚至是高家人呢!」

「若是這般,我也說『先北後南』。」楊宜君依舊沒有猶豫,毫不拖泥帶水道:「欲天下一統,欲為天下一人,本就該具備常人沒有的膽氣——求穩妥,求苟活?就不該在這大爭之世出頭!天下那麼多大家族,不就是那麼做的麼?」

「那些稱王為帝的人,選『穩妥』的路,怕是已經忘了當初的志向了!」

「十七娘這話雖有理,卻也太苛刻了。此一時彼一時,起家時只自己一個,最多再算上家族。是不需要考量那麼多的,成了自然好,不成也是出手無悔。」一個子弟笑盈盈地插嘴,道:「如今卻不同了,已經有偌大地盤,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