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標誌了。
海天書院在南吳名氣不小,像楊雲和孟超這樣前來投學的幾乎天天都有,有專門負責接待的人,收去兩人一共十兩的學費,就笑咪咪地將他們帶到一片學舍中。
“馬上就是月末,這幾天的學費就不算了,從七月開始的月初每人要再交三兩銀子,學院裡管飯,不過衣物就要自己洗,或者huā點錢這裡也有洗衣的僕fù。”學院的管事介紹一番。
楊雲微微嘆氣,就是這每月三五兩銀子,能把以前的自己和全家一起愁死。而現在光自己身上的錢,就能在這府城最有名的學院待上兩年,這還是把大部分錢託二哥帶回了家的情況。
“那邊東向的學舍還有嗎?”楊雲問道。
“全都住滿啦,今年是大比之年,住進來的學子尤其得多,這還是半年前剛擴的校舍,否則每間屋裡要擠進三個人呢。”
楊雲只好在不多的學舍裡隨便選了一間,房間裡有兩個chuáng位,一張方桌,兩把椅子,桌子上有燈,但卻沒有燈油,一個小視窗對著西面。
“看來夜裡要另找個地方修煉月華真經了,如果沒有合適的地方,就出去租個房子。”楊雲盤算著,把隨身的包袱往房間裡一扔,和孟超一起去了學堂。
第36章同鄉
出乎兩人的預料,書院中竟有三個學堂同時在開課,兩個人運氣不錯,在學堂外面遇到一個學子,說了兩句話竟然是靜海縣的老鄉。
這個叫孫曄,為人頗為熱情,主動向楊孟兩人介紹起來。
“這海天書院在南五府中名聲甚響,號稱藏書最多、學子數量最多,出的舉人最多,號稱三多。不過其實這書院啊有第四多。”
“什麼第四多?”楊雲感興趣地問道。
“收的錢多唄——學費每個月一交,看似數量不多,其實加起來也不比那些季交、年交的書院少,而且這書院裡幹什麼都要額外huā錢,墨、紙、燈油都要單huā錢去買,飯難吃的要命,想吃點好的又要加錢,藏書樓裡的書不讓外借,白天大家要在學堂聽課,晚上去看書又要收一筆蠟燭錢,有的時候名家來講學,還要額外收一筆報名費。”孫曄大倒苦水。
“竟然如此!”孟超面lù驚sè,這個書院太能賺錢了。
楊雲偷樂,只要書多就成,這個書院太適合自己了。嗯,就在這裡待一個月,估計能把藏書樓的書給看空吧,五兩銀子換一樓藏書,太值啦。
“對了,這裡為什麼有三個學堂呢?”
孫曄答道:“因為學子太多,而且因為學費一個月一交,學子們來來往往的很常見,所以搞出這三個學堂。中間這個就講一些基礎,每個月講的內容都大同小異,倒是適合兩位這樣新來的學子。那邊人最多的學堂,傳授的東西深一些,而且比較雜,運氣好能聽到些真貨。至於最裡邊那個——”孫曄一撇嘴,“二位就不用去了。”
“為什麼?”
“那個學堂是額外收費的,請的倒是名師,可是裡面聽課的人良莠不齊,多是富貴子弟來這裡hún日子的,不管什麼人交了錢都能去聽,甚至童生都可以,老師也不用心,學不到什麼東西的。”
楊雲和孟超感嘆一番,開口邀請孫曄一起吃午飯,然後進了那間初級的學堂。
堂上一個頭髮huā白的老學究,見有人進來也不管,自顧自地在那裡口沫橫飛。
堂下二十多個學子,應該都是些新人,所以聽得還比較認真,不時提筆在紙張上記錄著。
隨便找兩個座位坐下來,聽這個老學究講課。聽了一陣,楊雲暗暗點點頭,海天書院畢竟名聲在外,這個課講得條理分明,簡白易懂,對學業還是有幫助的。
不過僅僅這樣還不夠,如果用修行來比喻的話,這個學究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