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被這個世界改變了太多
文/留幾手 @留幾手 80後寫作者
那天某網站的編輯給我送點東西過來,一個女孩大老遠跑過來又正好趕上飯點,我就順便請她吃頓晚飯。挺樸素一個女孩,說說笑笑半個小時就吃得差不多了。結賬的時候,她挺認真地看著我問:“哥,剩下的菜我能打包麼?”
我一愣,問:“打包剩菜乾啥啊?你喜歡吃啥,我再給你買點唄。”
她:“不用,不用,這不我男朋友還沒吃飯呢麼。”
在外面吃飯還能想到自己男朋友,這麼質樸的女孩現在不多了,我:“你管他幹啥啊,讓他自己吃唄。”
她:“今天這不好幾個菜都沒怎麼吃麼,挺好的,就當改善伙食了唄。”
我:“……你真是夠意思。”聽著這話,真有點感動。
她繼續說道:“哎,那咋辦呢,在外面打拼不容易,倆人就得相依為命嘛。”
送走這個編輯後,我不禁思考起來,我認識多少女孩,畢了業之後從小城鎮來到北京,在高檔的辦公樓裡做著白領的工作,不能再是大學時穿運動服背書包的樣子了,要儘快融入到新的環境。她們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非常之強,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就完全看不出曾經的樣子了。精緻的妝容,拎著LV的手包,拿著iPhone,各種名牌堆砌在身上,也學會抽菸喝酒逛夜店了,談笑間都是最潮的話題,夾雜著英文日文京片子,一股濃濃國際大都會精英範兒。
光鮮的往往是表面上的東西,真實場景也許是這樣的:在散場之後,她們打車回到合租的老公房裡,躡手躡腳地鑽回自己的房間,地上橫七豎八的鞋,沙發上堆滿換洗的衣服,桌子上還有吃剩盒飯的泡沫盒子,疲憊了一天的女孩隨手把包往床上一扔,衣服不脫,妝不卸在床上刨個坑,呼呼就睡了。即使工資不高,生活很艱苦,但是也要把自己偽裝得和周圍的人一樣,至少看起來不能比別人差。
我有次在一個聚會上和一個叼著菸捲一口京片子的女孩聊了半天,我以為她是北京人呢,後來一問才知道是我老鄉。
我問她:“你來北京多久了?北京話說這麼溜?”
她:“一年多。”
我:“……”
她:“哎,哥,這都是沒辦法啊。我跟你講,我原來不抽菸,工作做得比別人差點。後來才知道,那些資深的老員工聊創意的時候,都是在陽臺上邊吸菸邊談的,你說我能在旁邊幹杵著麼?同樣啊,說北京話,客戶對你的信任度就高,你要整一口方言試一試,嘖嘖。”
這真是一個再普遍不過的現象了,要想融入周圍,有時候就必須要改變自己。這種改變不單單體現在語言、打扮、行為習慣,而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包括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一個小城鎮的人剛剛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工作,會有很多看不慣和不適應的地方:受本地人的排擠,融不到老員工的圈子,囊中羞澀無法和其他人一樣去購物……甚至會有人白你一眼兒,罵你一句:土鱉。太多太多的困難會讓你覺得周圍的人太勢利了、太冷漠了。這城市裡彷彿充斥著浮華和虛榮,你甚至會厭惡身邊的每一個人,但是,你無法逃避,這裡雖然看不到希望,可回到家鄉小城鎮沒有背景就意味著絕望。堅持,學著身邊的人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努力融入到各種圈子裡,發了工資和同事去掃街……最好再學幾句正宗的北京話“您吶”、“你丫的”、“你大爺”……慢慢地也就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了。再過三五年,看著剛來的畢業生,你臉上會笑嘻嘻地和他打招呼,但是心裡會嘀咕一句:怎麼這人這麼土鱉啊!恭喜你,你變成了你當初討厭的那個人,說明你已經融入到這個城市了,至少看起來是這麼回事。
在城市裡,每個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