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世界老大,你看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哪個敢打美國啊!可見,在當時條件下,敢和美國較量已屬難能可貴,而敢打併能打勝之,它的軍事奧妙又是什麼呢?它體現了什麼樣的軍事辯證法思想呢?這裡面需要總結和挖掘的內容實在是太多、太豐富了,不但我軍一直在研究,就連我們的對手美**隊,也一直在研究。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57歲,幾十年的戰爭經歷,極為豐富的經驗,使**領導軍事和指揮戰爭正處於最爐火純青、最成熟的階段,展示了高超的戰爭領導藝術。一、不做辦不到的事:具有創新性的戰爭指導原則。**一生最擅長的,就是做事;但他又擅長不做事--那就是絕不做辦不到的事。在制定抗美援朝戰爭指導原則上,就非常明顯地看出這一特點。在戰爭即將打響的時刻,**為抗美援朝制定了戰爭指導原則和作戰方針,他在10月21日給彭德懷的電報中指出:我們“不做辦不到的事”,並強調,“應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這一點,成為志願軍具有指導意義的作戰原則。為什麼這個“不做辦不到的事”成為這場戰爭的具有指導性的原則呢?筆者理解,這正是**在中美軍隊相差懸殊的力量對比中得出的正確結論。不畏強敵,藐視強敵,向來是**面對威脅時作出的反映,但在與對手過招時,恰恰相反,**是力避硬拼,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從哲學意義上講,這一指導原則非常精妙地反映了**的哲學思想。實事求是是**哲學的精髓,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在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的戰爭條件下,“不做辦不到的事”,就是最好的實事求是,就是從戰爭實際出發而得出的最好的戰爭指導原則。二、制定“突然性”的作戰方針:初戰勝利之關鍵。戰爭機器一旦開動,作為統帥的**是晝思夜想、殫精竭慮,多次起草電報,制定作戰計劃,發往朝鮮戰場。在10月21日凌晨不到1個半小時內,**連續起草、發出了3封電報,修改作戰方針,指導作戰。在致彭(德懷)、高(崗)的電報中,為這次戰役明確了作戰方針,**在電報中稱一定要“利用敵人完全沒有料到的突然性”。事實證明,這一方針成為志願軍初戰勝利的關鍵,是不可替代的高招,美英等國的軍事家將此舉稱為“當代戰爭史上的奇蹟”。中國要出兵,事先已經向美國發出了警告,並且是多次警告,可杜魯門、麥克阿瑟們就是不聽。“兵者,詭道也”,你既然不信,**就充分利用你這個不信,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採取秘密出兵的方式打你。於是,按照主席的要求,26萬中**隊悄悄度過了鴨綠江,開赴了朝鮮戰場。當時,敵人的偵察機在天上飛,地面有先進的電子偵察,可就是沒有發現中**隊的蛛絲馬跡。可以說,這麼大規模的兵力調動,美國人竟然沒有偵察到。當時**致電各中央局說明此事,說我們採取秘密出兵的方式,“在目前幾個月內,只做不說”。我們參戰十幾天,也不在報紙上必訊息,直到11月7日,新華社才首次報道有“中國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願部隊”參戰的訊息,也只是輕描淡寫,不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甚至對作戰戰報,**都作了明確細緻的要求。他在11月5日指示彭德懷:“為了迷惑敵人的目的,目前還是不宜以聯合司令部的名義發表戰報”。到11月18日,**又專門致信新聞總署署長鬍喬木:“一切有關朝鮮主力戰場的新聞,都應將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聯在一起說。”直到第二次戰役取得重大勝利,朝鮮戰局得到了根本扭轉,才於12月5日我國正式對外宣佈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番號及出兵作戰的訊息。可見,這種“突然性”,成為聯合**與志願軍交手首戰失敗的主要因素。正如時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