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過去的漢軍,也見過匈奴人、鮮卑人、烏孫人的騎兵,可從未見過如此可怕的鐵騎!那衝鋒的景象如同天塌地陷,……”將軍說到這,不禁嚥了口口水。
年老的國相流露出思忖之色,“聽說漢人的大將軍麾下有一支鐵甲戰騎,人數不多,卻是軍中無敵的精銳!鐵蹄所過之處無人可擋!莫非,他竟然派來了這支精銳?”
國王心頭一跳。
王后憂心忡忡地道:“若是那位大將軍派出了這樣的精銳,只怕大軍還在後面啊!”
國王急忙問國相:“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國相稍作思忖,“我們本就是大漢的屬國,臣服大漢也是理所當然的!……”
國王立刻道:“我立刻派使者與漢軍接洽。”
“等一下。”國相卻阻止了他,思忖道:“我總覺得漢軍不太可能往西域派出大軍,目前的形勢根本不允許他們那麼做!我估計進入西域的漢軍可能不會超過一萬!而烏孫呢?”看了一眼國王,國王流露出思忖之色。
國相道:“烏孫乃我西域第一大國,這些年勵精圖治,如今戴甲二十萬!漢軍戰力再強,僅憑目前的這點人馬也難以對抗烏孫二十萬之眾吧!”
國王點了點頭,皺眉道:“那麼國相的意思是……?”
國相微微一笑,“漢人有句俗語‘坐山觀虎鬥’,咱們蒲類是小國,沒法與大國對抗,只好兩邊都不得罪,既不幫烏孫,也不幫漢人!等局勢明瞭之後,我們再夠靠勝的那一方!”
國王微微一笑,“好!這個辦法好!就這麼辦吧!”
一名衛士心急火燎地奔入大殿,稟報道:“陛下,漢軍的使者到了!”眾人一愣,國王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國相。國相皺眉思忖片刻,“只怕不是什麼好事。”隨即對國王道:“陛下見到他的時候,多話不要說,如果對方要結盟或者要兵要糧草,只管答應下來就是。”國王點了點頭,對衛士道:“請使者進來。”
衛士應諾一聲,奔了下去,片刻之後引領著以為鎧甲壯士進來了。來人威勢赫赫地看了國王一眼,國王心緒膽戰,不敢與他對視。使者冷冷一笑,抱拳道:“我奉大將軍之命,給蒲類國王送來國書一封!”
立刻有衛士上來,接過國書,轉呈給國王。國王站起來,雙手接過書函,看了一眼封面,見署名是大將軍呂,吃了一驚,連忙問道:“難道大將軍來了?”
使者冷笑道:“今日交鋒之時,你們不是已經見過大將軍了嗎?”隨即一抱拳抱拳:“告辭。”竟然就轉身走了。國王準備好的一番應對之策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趕緊拆開張浪的書信,看了一遍,面色大變,渾身都禁不住顫抖起來,“漢,漢軍,有,有十萬大軍聚集在玉門關即將入關!今,今天與我軍對陣的那位可怕大將,就,就是大漢大將軍!”
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
國相急聲問道:“他在信裡還說了什麼?”
國王看了看書信,皺眉道:“他,他要我選擇,要麼與烏孫一道對抗天兵,要麼與大漢一道平叛剿逆?”不禁嚥了口口水。
國相皺眉道:“他怎麼如此強硬?看來,真的有十萬大軍即將出關啊!”趕緊朝國王道:“陛下,我們不能遲疑,應當立刻表示我們的忠誠!”國王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然而卻為難地問道:“可是該怎麼做呢?”
國相眼中閃過狠辣之色,“我倒是有個主意。”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張浪及所部一千鐵騎屯紮白山山麓,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與此同時,他的使者進入各個王國的宮廷,多的話不說,只留下一封書信,整個西域人心惶惶,有的人舉棋不定,有的人已經選擇了。
移支國王親帥全國一萬二千大軍來到蒲類王城,蒲類國王親自出城迎接,顯得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