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是聽不得批評的人,若沒有眼下那些煩人的事,御史們罵得最多的人不就是我嗎?”王弋起身相送,“阿姊去忙吧,我送送你。”
“不勞煩……”
“走吧。”王弋打斷了她的話,將她送出書房後還叮囑道,“記得將好朋友都叫上,分字畫的時候先搶自己喜歡的啊。”
“多謝殿下,臣告退。”
王弋目送走了王芷,卻沒有立即回到書房,而是駐足在門口,似乎在等什麼人。
沒過多久,劉巴在宦官的引路下來到了王弋面前。
“臣,劉巴,拜見……”劉巴見面就要行禮。
王弋卻抬手製止:“行了,行了。子初你不知道在心裡怎麼罵我呢,還拜見?”
“臣不敢。”
“你看看,不是不會,而是不敢,看來早有怨氣啊。”
“殿下……”
“玩笑而已。”王弋擺了擺手,說道,“客套就不必了,子初,我還是那句話,缺錢啊……”
劉巴沉思片刻,便給出了答案:“殿下,以河北如今的富庶,您可以隨意鑄幣,多少都沒問題。”
“子初,我不是那個意思。戶部庫房不缺錢,各個宗族也不缺錢,百姓手中缺錢。
錢如流水,水動則活,止則死。
如今戶部的錢財流到宗族,宗族的錢財流向戶部,百姓就如同一個池塘,不論湧入多少水都填不滿。
我們不能用水灌滿池塘,應該挖開池塘兩端,讓水流進流出才行。”王弋對財政真的非常頭疼,大漢的百姓真是苦怕了,屯糧、屯錢,只要官府不要的,什麼都屯,寧願過得苦一些,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王弋的想法劉巴十分贊同,不過想要扣出百姓手裡那幾個子兒確實不容易。
他曾和王弋討論過建造一個類似長安錢莊的機構,讓百姓手裡的錢流動起來,卻被王弋給否決了。
因為王弋想要振興的是消費市場、是製造業,而不是用百姓的錢刺激金融。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王弋也不懂金融,劉巴等人雖然是搞經濟的好手,沒有王弋做後盾也不敢輕易嘗試。
思慮良久,劉巴才緩緩說道:“殿下,臣有二策,一可解燃眉之急,一需要經年累月……”
“快說,快說!”
“興禮法,傳《周禮》於百姓,鼓勵恢復四時祭祀,殿下為表率,百姓必定雲從,可解燃眉之急。
其二嘛……”劉巴忽然閉上了嘴,沒有繼續說下去。
劉巴第一條建議王弋是明白的,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套用了管仲那老小子的手段,管仲當年收祭品稅狠撈了一筆。
如今天下未定,自己吃飽都困難,肯定沒有多少人願意祭祀祖先,只要王弋帶頭,河北百姓過的又不錯,確實可以刺激消費市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條計策倒是可行。”王弋想了想便點頭答應,反正他又不是從購買祭品的百姓手裡收稅,百姓也不會埋怨他。接著他便追問道,“其二如何?”
“殿下,其二便是官府採購織機租借百姓……”劉巴的聲音很低,似乎只想將話送到王弋耳朵裡。
這是一個好計策嗎?
這當然是。
官府需要採購的不一定非要是織機,百行百業能夠量產的商品無數,不僅能夠繁盛製造業,讓百姓手中的錢財流動,還能讓百姓富庶起來,不至於將錢死死攥在手裡。
但是,就像王弋不想讓金融過早洩露一樣,劉巴也不想讓其他人知道這個主意是他提出來的。
王弋之前推行的開辦工廠政策明顯是利好宗族的,甚至提前讓甄姜準備。
別看那些宗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