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南京政府的管轄區內。錢謙益立刻找到守軍,表明了自巳的身份。而光州守軍,也立刻向南京報告了此事。
商毅接到報告之後,也頗為感慨。在另一時空裡的錢謙益是個思想和性格都比較複雜的人。甴其是在晚年的時候,完全處於進退維谷、反覆無常的尷尬狀態,結果既為明朝遺民所斥責,又為清朝皇帝所憎厭。據一些史料記載,在降清之後,錢謙益確實在暗中與西南和東南海上反清復明勢力聯絡,並資助過他們抗清的經費,而且在他臨死前還呼喊著:“當初不死在乙酉日(弘光朝廷滅亡的時候),這不是太晚了嗎?”。
其實錢謙益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文人的一個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反映了明清之際一些文士人生態度的矛盾糾結。他們都自視很高,但在國難之際,卻拿不出有效的應對方法;以維護傳統道德為己任,但又不乏晚明文人縱情放誕的習氣;平素都是以清流面貌自居,道貌岸然,但卻因為熱衷於功名,不僅助長了南明的黨爭,而且還使自已屢次陷入各種政治漩渦;雖然也知道氣節道義,但到了生死關頭,卻又沒有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勇氣,只能留下降清失節的汙名;而在降清之後,由於不得志,和傳統道德觀念,於是又想反正南歸,力圖重建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然在本時空裡,錢謙益反正南歸,還是得到不少人的支援,因為不管錢謙益的人品如何,但學問淵博,甴其是在文學上的成就,在明清交際的時代,確實是首屈一指,其詩作文辭十分優美,應該說已經達到了時代的頂峰。在錢謙益表示了南歸的意向之後,黃宗羲、方以智、陳慧貞、冒避疆等人都表示歡迎,不僅是出於舊友之誼,同時也確實是可惜錢謙益的才學。
因此在得到錢謙益己經南歸的確切訊息之後;也有不少人向商毅進言;勸他接納錢謙益,除了南京的一些原明官員之外,還有鄭成功也給商毅寫信,幫錢謙益說好話,因為錢謙益還曾是鄭成功的老師。
其實商毅對錢謙益反正南歸之舉,也是非常歡迎,因為這是宣戰詔書釋出之後,第一個作出響應的原明官員,這個意義相當重要。而且錢謙益並不是一個普通人,在南方,乃致全國都據有相當的影響力,另外商毅建立的是一個新朝,在這一點上來說,錢謙益背明降清,現在又反清南歸,並不是不能接受的。當然商毅仍然還是那個大前捉,回到南京來,別給自已搗亂,當然這個任務還是交給陳圓圓去完成。
因此南京內閣和參政院先後發表宣告,對錢謙益南歸表示了歡迎,同時商毅也讓黃宗羲和史可法去迎接錢謙益到南京來,並且又親自在王府接見錢謙益,而陳圓圓也私下邀請柳如是入宮述舊。
當然商毅對錢謙益的降清行為並沒有迴避,直接指出,降清行為將是錢謙益一生的汙點,但也表示,過去的事情雖然無法改變了,但也希望錢謙益能夠在南京代罪立功,以後多做一些於國於民有益的事情,彌補自己的過失。雖然被商毅說得又羞又愧,甚致是痛哭流涕,但錢謙益也十分感激,向商毅稱謝不已。
隨後內閣又下文,任命錢謙益為南京文史館撰修,付責整理古籍資料,併兼任師範大學教授。雖然在宣戰招書中,商毅表示對反正官員授予官職,但肯定不會是重要職位,動員清廷漢官反正,目地是瓦解清廷,而不是真得要重用這些人,其像徵意義更大於實際意義,但畢竟屬於政治上有汙點的人,不可能出任要職,別說是內閣、各部,就是參政院也不會錄用,只能出任閒職。如錢謙益這樣學問淵博的人,正好可以幹一些文化方面的事情,政治就別在參和了。
不過經歷了這一番大起大落大反覆之後,錢謙益也看開了,這次南歸也只是求一個心安,並沒有什麼追求功名的想法,幹文化方面的事情,教書育人,也正合錢謙益的心意。因此也十分愉快接受了這一任命。